儒者困章句,负抱希圣贤。 披缁谈虚空,要悟西方禅。 仙人说金丹,飞步学长年。 三者亦何心,不过寿所传。 争如打鱼人,心契太古前。 万事绝无想,生计归小船。 晴逐白鸥去,夜傍黄芦眠。 青莎纫短衣,备在风雨先。 得鱼不上岸,博酒不博钱。 相牵醉妻儿,短笛吹空烟。 桃源共楚泽,枉为时所怜。 行路苦信脚,负载多赪肩。 夕阳下西山,水云渺无邉。 我欲从之游,浩歌乐其天。
渔郎
译文:
那些儒生们被章句之学所困扰,心中怀着成为圣贤的期望。他们日夜钻研经典,期望能通过对字句的解读来领悟圣贤之道。
还有些人披上僧衣,整日谈论着虚空的佛理,一心想要悟得西方的禅法。他们在经文中探寻着解脱的法门,希望能在精神上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
而修仙的人则四处宣扬着金丹的神奇功效,他们渴望通过修炼,学会飞行之术,从而获得长生不老。
这三种人啊,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呢?其实不过是想追求长寿,将生命延续下去罢了。
可哪里比得上那些打鱼的人呢?他们的心仿佛与远古时代相通。世间的万事万物在他们心中都没有一丝杂念,生活的全部就寄托在那小小的渔船上。
天气晴朗的时候,他们就跟着白鸥一起在水面上遨游,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自由。夜晚来临,他们便在枯黄的芦苇丛旁安然入睡,伴着轻柔的风声和潺潺的流水声进入梦乡。
他们用青莎草编织成短衣,提前做好应对风雨的准备。打到鱼后也不上岸去集市售卖,而是用鱼去换酒喝,而不是去换那冷冰冰的金钱。
他们带着醉意回到家中,与妻儿相互依偎,共享天伦之乐。然后拿起短笛,吹奏出悠扬的曲调,那笛声在空旷的烟雾中回荡。
他们的生活就如同桃花源和楚泽一般宁静美好,却白白地被世人怜悯。那些在尘世中奔波的人啊,盲目地信步前行,肩头扛着沉重的负担,累得肩膀都红了。
夕阳渐渐西下,沉入西山,水面上云雾缭绕,无边无际。我真希望能跟这些打鱼人一起遨游,放声高歌,尽情享受这自在的生活。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