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赵屯

船沿江北行,不见江邉树。 飒飒芦苇空,栖鴈泣如诉。 波涛极冲撞,沙岸已颓仆。 东傍赵屯来,结茅是谁住。 簷破炊烟散,岂足御风露。 小儿索午饭,病妇织芒屦。 良人籴米出,烟江未明度。 妻儿久待归,颈伫想回路。 今年迁避早,寒衣不曾具。 薄业何能问,苟且遣朝暮。 此地多遗基,向也盛生聚。 闗洛几时清,徒激冲冠怒。 客子重吁嗟,半世多窘步。 无位进瞽言,慨此岁月误。 有地不可耕,有天不可吁。 抆泪归来休,三径想如故。

译文:

船沿着长江北岸行驶,岸边的树木都看不见了。 芦苇在风中飒飒作响,显得一片空旷,栖息的大雁悲泣着,那声音就像在哭诉一般。 江中的波涛猛烈地相互冲撞,江岸的沙子坍塌,堤岸已经倾倒。 船向东靠近赵屯驶来,有几间茅草屋,也不知道是谁住在里面。 茅草屋的屋檐破了,炊烟飘散而出,这样简陋的屋子哪里能抵御风雨和寒露呢。 小孩子吵着要吃午饭,生病的妇女还在编织草鞋。 孩子的父亲出门去买米了,烟雾笼罩的江面,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来。 妻子和孩子长久地等待着丈夫和父亲归来,伸长了脖子盼望着他从原路返回。 今年早早地就开始躲避战乱,过冬的衣服都还没准备好。 本来就微薄的产业哪里还顾得上呢,只能暂且这样勉强地过着日子。 这地方有很多房屋的遗址,以前也是人口繁盛的地方啊。 关洛地区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太平呢,想到这里,我不禁怒发冲冠。 我这个漂泊在外的旅人又一次叹息,半辈子都过得艰难窘迫。 我没有官职,没办法向朝廷进献自己的愚见,只能感慨这大好岁月都被耽误了。 有土地却不能安心耕种,有苍天却无处倾诉我的冤屈。 我擦去眼泪,还是回去吧,想来家中的小路应该还是老样子。
关于作者
宋代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