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夜泊

扁舟渺何之,汹汹吴江水。 走马见新堤,垂虹失旧址。 战艘列旌旗,随风纷旖旎。 须臾暝色至,悲笳数声起。 椎髻黄须儿,臂枪挟弧矢。 篙夫趣登舟,掩篷不敢视。 但闻深夜中,刁斗鸣不已。 及明问前途,山长川弥弥。 我生苦漂零,十载行万里。 焉知及兹晨,忧伤泪如洗。

译文:

我驾着一叶扁舟,茫茫然不知要去往何处,吴江水汹涌澎湃地流淌着。骑马前行时看到了新修筑的堤坝,而那曾经的垂虹桥已不见于旧日所在之处。 江面上排列着一艘艘战船,上面插满了旌旗,这些旌旗随着风轻盈地飘动。不一会儿,夜色降临,几声悲伤的胡笳声响起。 只见一些梳着椎形发髻、长着黄胡须的士兵,手臂上扛着长枪,腰间挟着弓箭。撑船的船夫催促我赶紧登上船,然后关上船篷,不敢往外看。 只听见在这寂静的深夜里,巡夜的刁斗声一直响个不停。等到天亮,询问前方的路程,才知道前面山连绵不断,河水浩渺无际。 我这一生苦于四处漂泊,十年来已经行走了万里之遥。哪里能料到到了今天早晨,忧伤之情涌上心头,泪水如洗一般止不住地流。
关于作者
宋代俞德邻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