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游旴江六月二十二日发武林

威弧惨无光,城乌啄大屋。 淮云苍莽间,十载几荼毒。 忧心甫殷殷,又复正阳筑。 正阳亦何许,地接英与六。 传闻夜点兵,文书下机速。 挥汗起负戈,部伍竞驰逐。 平明驱出城,令严秋气肃。 岂不实苦辛,主忧固臣辱。 前年戍襄樊,去年戍郢复。 白骨秋野横,青燐阴房煜。 生还偶然尔,忍怨征行促。 所悲世路艰,无罪罹杀戮。 潢池弄盗兵,绿林仇饷肉。 茫茫畿甸间,风尘涴人目。 圣明抚遐荒,先事清辇毂。 干戈动邦内,岂计颛臾蹙。 扶颠要得人,拨乱如转烛。 秋山翡翠青,秋水蒲桃绿。 去去取封侯,勿羡牧羊仆。

译文:

### 首段:描绘战争阴云与社会惨状 天空中的弧矢星黯淡无光,城上的乌鸦在啄食着巨大的房屋,仿佛预示着不祥。淮河一带云雾苍茫,十年来百姓遭受了无数的苦难。我内心忧愁深重,而此时又正值盛夏,却开始大规模地修筑工事。 ### 二段:正阳战事征兵情况 正阳这个地方在哪里呢?它连接着英州和六安。听闻夜里官府紧急点兵,征兵的文书飞速下达。士兵们挥汗如雨地扛起武器,在队伍中匆忙奔跑集合。天刚亮就被驱赶着出城,军令森严,气氛如秋霜般肃杀。 ### 三段:士兵的苦难经历与心境 这当兵的日子实在是辛苦啊,但君主忧虑就是臣子的耻辱,大家也只能忍受。前年去襄樊戍守,去年又去郢州和复州。秋天的荒野上横七竖八地躺着白骨,阴森的房间里鬼火闪烁。能够活着回来只是偶然,谁又忍心抱怨这频繁的出征呢? ### 四段:感慨世路艰难与百姓无辜 可悲的是这世道艰难,很多无罪的人也会遭遇杀戮。一些盗贼在地方上作乱,绿林好汉也仇视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饷官。京城附近一片混乱,风尘弥漫,让人看了满心都是凄凉。 ### 五段:对国家局势的期望 圣明的君主安抚着远方的边疆,应该先清理好京城周边的隐患。如今国内战乱纷起,哪能只考虑局部的困境呢?要想扶起倾倒的局面,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人才,拨乱反正应该像转动蜡烛一样迅速。 ### 尾段:激励出征者 秋天的山峦翠绿如翡翠,秋天的江水碧绿如蒲桃酒。去吧去吧,到战场上建功立业,争取封侯拜相,别去羡慕那些放羊的仆人了。
关于作者
宋代俞德邻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