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福鲁山长老请赞

大江以东非生缘,大江以西非受经。 行脚见宋朝三十七员恶知识,末后撞入天童布丝网里。 折倒平生,视佛祖若大寇雠,视衲僧若大冤憎。 五处住山,百无一能。 无补宗教,不上传灯。 効尤佛照授秀岩之法席,鲁山其克荷负,而道德深愧乎五宿观堂之老僧。 谁费丹青,点涴太清。 只好钓雪矶头,终朝笑看远山青。

译文:

在大江以东的地方,和这里没有前世的缘分;大江以西的区域,也不是我接受佛法经典的地方。 我四处行脚云游,见识过宋朝三十七位厉害的高僧大德,到最后却陷入了天童寺布下的如同丝网一般的环境里。 这一番经历让我一生的坚持被消磨,我看待佛祖就好像看待大仇人,看待和尚们也好像看到了极厌恶的人。 我曾在五处地方住持寺庙,却百无一能。既对佛教教义和修行法门没有什么补益,也不值得被记载到传灯录里。 我效仿佛照禅师把法席传授给秀岩禅师的做法,把这里交给鲁山长老,希望他能够承担起重任,可我的道德品行比起那在观堂住过五宿的老和尚实在是惭愧。 是谁花费心思请人画下这幅画像,这简直是玷污了纯净的境界。 我只适合在钓雪矶头,整日笑着观赏远处那青山的翠绿。
关于作者
宋代释月磵

释月磵(一二三一~?),理宗绍定四年生。受经于黄龙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隶籍庆元府天童寺。景定五年(一二六四),由饶州荐福寺首座入住信州鹅湖仁寿寺。继住栖贤妙果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一二八○),入住饶州荐福寺,于成宗大德三年(一二九九)秋退出,同年十二月再入。未久或即谢世。为南岳下二十一世,西岩了慧禅师法嗣。有《月磵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其中《隠静空岩长老请赞》。 释月磵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