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杂兴四首 其三

作计吟诗逐故贫,欺人鬼子转情亲。 案头日饮三升墨,铛底时空五合陈。 烧麦旋教供野饭,贯杨准拟买溪鳞。 苏君端为无田出,近日田多更累人。

译文:

我一心想着吟诗创作,却始终摆脱不了旧日的贫困。那些虚幻不实的事物(“欺人鬼子”,这里可以理解为一些看似有希望却难以实现的事),反而跟我显得格外亲近。 我整日在案头苦读诗书,就像每天能喝下三升墨水一样努力钻研学问;然而锅里却常常空空如也,连五合的陈米都没有。 我赶紧让人做烧麦来充当野外的饭食;还打算卖了穿在杨树枝上的东西(可能是一些小物件拿去换钱),去买溪里的鱼。 苏轼当年正是因为没有田地才离开(这里可以结合苏轼经历,他仕途不顺且没有土地保障等),可如今啊,田多了反而更让人受累。
关于作者
宋代方一夔

方一夔,一作方夔,字时佐,号知非子,淳安(今属浙江)人。尝从何梦桂学,累举不第,后以荐为严州教授。宋亡,筑室富山之麓,授徒讲学,学者称富山先生。有《富山懒稿》三十卷,已佚,五世孙文杰辑为《富山遗稿》。事见本集卷首明商辂序,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七有传。 方一夔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十卷本为底本,校以旧抄《方时佐先生富山懒藁》十九卷(简称旧抄本,有清丁丙跋,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