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高山东,迢迢青溪曲。 采蘅撷薜荔,结搆蜗牛屋。 中有读书堂,堂外万修竹。 错出泉石间,翛然隔尘俗。 劲刚逢干节,空洞夷齐腹。 长钓横江鲸,翠立摩天鹄。 借问主人谁,彼美清如玉。 瓶罂空四壁,简册富万轴。 小篆揭新扁,高步踵前躅。 箨龙忽变化,遗歌焉忍续。 岁晚坐相向,此君幸予辱。 荣悴纷变态,风雨寒旸燠。 春来枝叶蕃,苍璆森在目。 势且干青云,肯顾凡草木。 怜渠痛洒扫,日哦三四幅。 吾诗试评品,千古配淇澳。
予读书之室先从兄时南尝扁以绿猗今二十余年矣感叹存殁遂成长篇
译文:
在那巍峨高耸的东山之侧,在那悠悠迢迢的青溪转弯处。有人去采摘杜蘅和薜荔这些香草,建造起一座如蜗牛壳般小巧的屋子。
屋子里面有个读书的堂室,堂室外面生长着上万竿修长的竹子。它们错落分布在泉流和石头之间,显得那么超脱,与尘世的喧嚣完全隔绝。
这些竹子刚劲挺拔,每一节都像是坚守着高尚的气节;中间中空,好似伯夷、叔齐那高洁、淡泊的胸怀。它们如同能钓起横江巨鲸的钓竿般有气势,又像翠绿的、直冲向天际的天鹅一样傲然挺立。
若问这屋子和竹子的主人是谁?他啊,美好得如同美玉一般。家中虽然四壁空空,连盛东西的瓶罐都没多少,但却有堆积如山的书籍。
他用小篆题写了新的匾额,高尚的品行和步伐紧随着前人的足迹。可惜啊,这如“箨龙”(竹子)般美好的人忽然离世了,他留下的歌声我又怎忍心接着唱下去呢。
到了年末,我独坐在这里与竹子相对,幸好有这竹子陪伴着我。
世间万物的荣枯变化纷繁复杂,风雨、寒冷、温暖、炎热交替变换。春天来了,竹子的枝叶繁茂起来,那一片苍翠的景象映入我的眼帘。
它们的势头仿佛要直插青云,哪里会去看那些平凡的草木一眼。我怜惜这些竹子,认真地打扫它们周围,每天都在这里吟诵几篇诗文。
我写下这首诗来品评这些竹子,觉得它们足以与《诗经》中赞颂的淇水之畔的竹子相媲美,流芳千古。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