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四首 其三

秦皇灭诸儒,若人媚幽独。 偶来得名山,依山结茅屋。 希声陶淳风,无意蕲绝俗。 儿孙日以远,几见碧桃熟。 渔郎从何来,延缘寒溪绿。 兹游窥天秘,平生未经目。 颇见有此容,父老邀我宿。 清谈略晋魏,世路嗟翻覆。 淹留信可乐,离念苦羁束。 幡然理回棹,瑟瑟风吹足。 往来记行迹,溪路三四曲。 机心不自閟,何事惊麋鹿。 回首不逢人,白云渺空谷。

译文:

秦始皇大肆坑杀儒生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人,他不随波逐流,甘愿隐居独处,与清幽为伴。 偶然间,他寻得了一座名山,便依着山势搭建了几间茅屋居住下来。他追求那无声无形的自然之道,沉浸在淳朴的民风之中,也没有刻意去追求超凡脱俗。 随着时光流逝,他的儿孙辈离他越来越远了,他也记不清见过多少次山中碧桃成熟。 有一天,一个渔郎不知从哪里来到了这里,他沿着那寒碧的溪水一路探寻。这一趟游历让他窥探到了如同天机般的神秘美景,这些都是他平生从未见过的。 渔郎见到了这里人们质朴的面容,当地的父老乡亲邀请他留下来住宿。大家在一起清谈,话题甚至跨越了晋魏等朝代,都不禁感叹这世间道路的反复无常、变幻莫测。 渔郎留在这里确实觉得十分快乐,可心中又涌起了离别的念头,这念头就像绳索一样束缚着他。 于是,他突然决定整理好船只回去,寒风吹拂着他的双脚,发出瑟瑟的声响。 他在往来的路上仔细记下自己走过的痕迹,沿着溪水拐过了三四道弯。 他没能隐藏好自己的世俗机心,不知道为何惊到了山中的麋鹿。 等他回头再想找寻那片地方时,却再也见不到一个人,只有那缥缈的白云在空谷中飘荡。
关于作者
宋代方一夔

方一夔,一作方夔,字时佐,号知非子,淳安(今属浙江)人。尝从何梦桂学,累举不第,后以荐为严州教授。宋亡,筑室富山之麓,授徒讲学,学者称富山先生。有《富山懒稿》三十卷,已佚,五世孙文杰辑为《富山遗稿》。事见本集卷首明商辂序,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七有传。 方一夔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十卷本为底本,校以旧抄《方时佐先生富山懒藁》十九卷(简称旧抄本,有清丁丙跋,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