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朱芗林见寄

天目群仙帝所毗,别来引领但神驰。 分明输与芗山老,活脱吟成玉局诗。 论旧惊心几甲子,扶羸笑觅一筇枝。 如公再合幡然起,勿恋春先笋蕨肥。

译文:

天目山这一片群峰像是得到了天帝的庇佑,自分别之后,我只能伸长脖子眺望,心驰神往。 很明显我是比不上你这位芗山老人啊,你吟出的诗如同苏东坡(玉局是苏轼的别号)的诗作一般灵动绝妙。 说起过去的往事,令人惊心,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好几个年头了,我这年老体弱之身,笑着去寻找一根拄杖来支撑。 像您这样的贤才应该再度振奋起来出山做事,可不要贪恋春日里鲜嫩肥美的竹笋和蕨菜而一直隐居呀。
关于作者
宋代牟𪩘

牟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东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隠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 牟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