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梅遇二诗 其一

除却壶中日月长,不知何处是真常。 等闲铅汞自生死,从古薰莸更臭香。 粪扫袍边觅钟吕,步虚曲里换伊凉。 何当月朗风清夜,唤出胎仙舞一场。

译文:

除了在这如同壶中世界般悠然闲适、岁月漫长的生活里,真不知道哪里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所在。 那些轻易就进行铅汞(在古代炼丹术中,铅汞常被用于指代物质元素,这里可理解为追求虚幻事物)变化以求长生等行为,就像生命在无端地经历生生死死;从古至今,香草和臭草(薰莸分别代表香草和臭草,这里寓意善恶、美丑等对立的事物)就是截然不同的,有着臭与香的巨大差别。 在那破旧的粪扫袍(常指代道士或隐士朴素的穿着)旁边去寻觅钟离权和吕洞宾(钟吕,道教传说中的仙人)那样的仙人真道;在那道士吟唱的步虚曲(道教乐曲)中去感受伊州曲和凉州曲(伊凉,唐代西域乐曲名,这里可能象征着尘世与仙界不同氛围的转换)的别样风情。 什么时候能遇到月光明朗、清风拂面的夜晚啊,把那象征着修炼有成的胎仙(道教术语,指修炼者的灵魂或元神)召唤出来,让它翩翩起舞一场。
关于作者
宋代牟𪩘

牟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东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隠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 牟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