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求仁路教游何道山之明日余始自洞庭归恨不与隽游漫趁韵一笑

君能匝腊过苕水,我正绝湖寻橘里。 人生有数会不免,先后差池数日耳。 天教新年暂相见,握手如获丹与砥。 略似德公上冢回,径入就谈倾底里。 如闻前月清兴发,杖藜晓对南山起。 苍官掀髯自虹举,清流照影时鹄峙。 我归已晚不得陪,脚中平生信有鬼。 独留诗卷使我和,思枯预怕搜脂髓。 小溪深处是何山,藏机一句无多子。 当时言下谁领会,只认泉石为对履。 至今遗迹记东坡,遂使此山同畏垒。 拟议固已输一筹,跻攀锐欲穷寸晷。 真境不乐有无间,更使高人为标指。 先生醉归方熟睡,冻蝇一任钻故纸。

译文:

你能在腊月里来苕水游玩,而那时我正渡过湖泊前往橘里探寻。人生自有定数,相聚是免不了的,只不过先后差了几天而已。上天安排我们在新年时短暂相见,一握手就如同得到了赤石脂和磨刀石那样珍贵。这情景有点像庞德公上坟回来,直接进门交谈,倾吐肺腑之言。 听说前月你清兴大发,清晨就拄着藜杖面对南山起身。那高大的树木仿佛仙人掀动胡须,如彩虹般挺立;清澈的溪流中,你有时像天鹅一样静立照影。我回来得晚,没能陪你一起游玩,这脚力啊,平生就好像有鬼作祟似的。 你只留下诗卷让我唱和,我生怕自己才思枯竭,搜肠刮肚也写不出好诗。小溪深处的那座山是什么山呢?其中蕴含的玄机其实也没多少。当时有谁能领会其中深意呢,只把泉石当作日常的陪伴。 到如今这山上还留存着苏东坡的遗迹,也让这座山如同畏垒山一样有名。我已然在谋划上就输了一筹,现在急切地想要攀登这座山,不放过每一寸时光。真正的境界不在乎有和无之间,更希望有高人来为我指点。 先生你醉归后正熟睡着,就让那冻蝇随意地在旧纸上钻吧。
关于作者
宋代牟𪩘

牟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东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隠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 牟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