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涧石图

南湖山人小戏剧,夜半钧天闻拊击。 音节疏宕凤起舞,至今笋簴遗枞业。 君来访古用此时,地老天荒何处觅。 矻矻渡尽涧与冈,确荦径微予趾棘。 重华忽已三千载,凤鸟一去无消息。 石兮石兮奈尔何,搔首湖滣徒伫立。 群仙拍手相劳苦,但知簸空吸寒碧。 殷勤问翁今何如,方瞳炯炯映丹颊。 颇记三生石上无,读书双趺雨苔涩。 归来举似翁一笑,飞鸿踏雪那可忆。 子其为我谢群仙,不妨天游复八极。 袖中行记真画图,留向人间作奇特。

译文:

南湖山人搞了些小趣事,就像在夜半时分听到了钧天广乐的敲击声。那乐声节奏疏朗而跌宕,引得凤凰都翩然起舞,到如今还仿佛能看到那悬挂钟磬的笋簴和刻着锯齿状的装饰。 你在这个时候来寻访古迹,可如今地老天荒,那些往昔的痕迹到哪里去寻觅呢?你一路辛勤地翻山越岭,走过了一道道山涧和山冈,山间道路崎岖,石头嶙峋,小径狭窄,我的脚趾都被荆棘刺伤了。 舜帝已经逝去三千多年了,那象征祥瑞的凤鸟一去就没了消息。石头啊石头,对你我又能怎么办呢?我只能在湖边挠着头,徒然地长久站立。 一群仙人拍手对我表示慰问,他们只管在高空翻腾,吸取那寒冷的碧空之灵气。他们关切地问我如今过得怎样,只见我双眼炯炯有神,映照着红润的脸颊。 他们还问我是否还记得三生石上的事,当年在那里读书,双脚踩着长满雨苔的石头,又湿又滑。 我回来把这些事讲给老翁听,老翁听后微微一笑,就像飞鸿踏在雪地上,那痕迹哪还能记得清呢。 你替我向那群仙人致谢吧,他们不妨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遨游,去极远的地方。 你袖中的行记就像一幅真实的画图,把它留在人间,成为一件奇事吧。
关于作者
宋代牟𪩘

牟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东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隠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 牟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