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一斋

谢公文物郡,山川如错绣。 转眼成萧瑟,富览宁复有。 自我识君子,再挹中屿秀。 卓荦妙言语,经术更兼茂。 早岁六典书,嘐嘐发孤咮。 春官失分寸,苦不入吾彀。 天意将有待,本郡烦客授。 乡人弟子行,月旦师友旧。 朝随贡篚入,莫处儒席右。 固知致远业,当时无近售。 多士皆景附,三道共辐辏。 而我初何心,高下随所就。 澹然守吾一,拥书坐清昼。 交帚谢俗物,冰雪凛怀袖。 独于吾辈人,倒屐惟恐后。 谁云一缝掖,不如雁门守。 好贤笃缁衣,同心蔼兰臭。 况乃诸老翁,夜艾耿残宿。 殷勤见尊礼,能使风俗厚。 颇怜世议隘,或用儒为诟。 元气须爱护,大体必争捄。 诵言百僚上,大作万间覆。 君当自此升,儒蕴获尽究。 是为斯文福,岂弟神明祐。 平生闻人善,喜气如饙馏。 作诗继鲁頖,千岁俾眉寿。

译文:

谢公曾任职的这个郡,山川景色犹如精美的锦绣交相辉映。 可转眼间,一切变得萧瑟凄凉,曾经那丰富壮丽的景致哪里还能看到呢。 自从我结识了您,又一次领略到中屿般的杰出风采。 您谈吐卓越不凡,精通经术且学识深厚。 早年您钻研六典之书,像鸟儿啼鸣般发出高远的见解。 礼部官员选拔人才失了分寸,没能让您顺利进入仕途。 上天似乎另有安排,让您在本郡担任学官。 您和本乡的弟子们相处,在品评人物方面延续着师友间的传统。 早上随着进贡的物品一同忙碌,晚上则端坐在儒席之右讲学。 大家都明白您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不会急于在当时就追求功名利禄。 众多学子都像影子一样追随您,从各方汇聚到您身边。 而我本来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是根据自身能力随遇而安。 我淡然坚守自我,白天坐拥书籍静静阅读。 我远离世俗的纷扰,心怀高洁如冰雪般纯净。 但唯独对于像您这样的人,我就像古人倒穿着鞋子出门迎接宾客一样,只怕迎接得不够及时。 谁说一介儒生,就比不上那雁门太守呢? 您喜爱贤才,有着深厚的诚意,我们志同道合,情谊如兰般芬芳。 更何况还有各位前辈,到了暮年依然像明亮的星宿一样。 您殷勤地对他们表示尊重和礼遇,这能让当地的风俗变得更加淳厚。 我很怜惜世间的议论狭隘,有的人甚至拿儒生当笑柄。 国家的元气需要我们去爱护,大局的稳定必须有人去挽救。 您应该在朝堂上慷慨陈词,为众人撑起庇护的广厦。 您从此定会步步高升,将儒家的精义全部探究透彻。 这是文化学术的福气,您的和蔼平易定会得到神明的庇佑。 我平生只要听说有人做了好事,就会像闻到饭香一样满心欢喜。 我写下这首诗,就像古人在泮宫作颂一样,祝愿您能长寿千岁。
关于作者
宋代牟𪩘

牟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东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隠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 牟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