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嗜土炭,恣啖等粱稻。 海上逐臭夫,自谓姣且好。 好恶一失正,万境眩颠倒。 亦有欲富者,蝇营无不到。 洗削夸鼎食,执鞭甘隶皂。 于此还有人,深耻货赂冒。 一笑视千驷,贫贱守以道。 厥好岂尔殊,吾自有至宝。 但恐好不真,回夺谅难保。 老山殊绝尘,褰裳衣欲缟。 区区名与利,何曾挂怀抱。 世人定不爱,昌歜与羊枣。 吾意各有在,端未恨枯槁。 从好以名堂,一室聊笑傲。 心惟有所好,乃能无所好。 好仁者夫子,不知岁年老。 益晚而好易,易编穷所好。 彼富如浮云,非义是所悼。 谅兹得其从,圣言极探讨。 孰重复孰轻,辨之亦既早。 而我方忍饥,四壁浄如扫。 舍鱼取熊掌,因用儆衰耄。
题张老山从好堂
译文:
世上有些人喜欢吃土炭,把吃这些东西和吃精美的粱稻等同看待。就像海上那些追逐臭味的人,还自认为自己容貌姣好、气质出众。一旦对事物好坏的判断失去了正确标准,那么世间万物在眼中都会变得混乱颠倒。
也有一些想要发财致富的人,像苍蝇一样四处钻营,无所不用其极。他们追求奢华的美食,为了能享受富贵生活,甚至甘愿像奴仆一样去做低贱的事。然而,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深深以追逐财货贿赂为耻。他们对千匹骏马般的财富一笑而过,安守着贫贱,坚守着道德准则。
他们的喜好难道和那些人有很大不同吗?其实他们自有最珍贵的宝贝。只是担心这种喜好不够真诚,一旦遇到诱惑就可能改变,难以长久保持。
老山先生超凡脱俗,他提起衣裳,衣袂洁白如同素缟。那些微不足道的名和利,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心怀。世人肯定不理解他的喜好,就像有人不爱吃菖蒲腌菜,有人不爱吃羊枣一样。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他也并不遗憾自己生活的清苦。
老山先生以“从好”来命名自己的堂室,在这一方小天地里自在地谈笑。心里有真正热爱的东西,才能对其他无关紧要的事物毫不在意。孔子喜爱仁德,以至于忘记了岁月的流逝,渐渐老去。晚年他更加喜爱《易经》,深入钻研其中的道理,探究自己所好。在他看来,那些财富就像浮云一样,不符合道义的事情才是令人悲哀的。
老山先生想必也是领悟到了这种正确的追求,对圣人的言论进行了深入探讨。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他早早地就分辨清楚了。而我如今还在忍受饥饿,家中四壁空空,像打扫过一样干净。但我就像孟子所说的舍弃鱼而选取熊掌一样,坚守自己的追求,以此来警醒自己这衰老的身躯。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