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刘纯父惠木绵布

嘉树种木绵,天何厚八闽。 厥土不宜桑,蚕事殊艰辛。 木绵收千株,八口不忧贫。 江东易此种,亦可致富殷。 奈何来瘴疠,或者畏苍旻。 吾知饶信间,蚕月如岐邠。 儿童皆衣帛,岂但奉老亲。 妇女贱罗绮,卖丝买金银。 角齿不兼与,天道斯平均。 所以木绵利,不畀江东人。 避秦衣木叶,矧肯羞悬鹑。 天下有元德,孔融愿卜邻。 绨袍望不及,共裘志自仁。 赠我以两端,物意皆可珍。 洁白如雪积,丽密过绵纯。 羔缝不足贵,狐腋难拟伦。 𫄨纩皆作贡,此物不荐陈。 岂非神禹意,隠匿遗小民。 诗多草木名,笺疏欲谆谆。 国家无楚越,欲识固无因。 剪裁为大裘,穷冬胜三春。 拜嘉重感激,触物尤酸辛。 吁嗟彼寒谷,邹律今不神。 三宫坐穹庐,雨雪或十旬。 安得遗此惠,飞到君王身。 塞上寒堕指,挟纩谁为温。 人各赐两端,费银二万斤。 大军四十万,谈笑却胡尘。 感君道义交,何异骨肉亲。 可与知者道,众人笑且嗔。 玉案未能报,琼琚情则真。 春秋二百年,币交几君臣。 季札有赠好,千古尚如新。

译文:

感谢上天在这八闽大地种下木棉这么好的树种,对八闽何其优厚。这里的土地不适宜种桑养蚕,养蚕的事异常艰辛。要是种上千株木棉,一家八口人就不愁贫穷了。要是江东地区也引种这种树,也能够变得富裕起来。 可为什么它没能传到江东呢,或许是有人害怕瘴疠之灾,又或许是畏惧上天的安排。我知道饶州和信州一带,养蚕的时节就如同古岐邠之地般繁荣。那里的儿童都能穿上丝绸衣服,不只是能侍奉好长辈。妇女们都不把绫罗绸缎当回事,卖了蚕丝去买金银。角和齿不能同时给予,天道就是如此公平。所以木棉带来的利益,没有给予江东人。 有人像躲避秦朝暴政那样穿着树叶做的衣服,又怎会因衣衫褴褛而感到羞耻。天下有像孔融那样有高尚品德的人,我愿意与他为邻。范雎不敢奢望得到须贾的绨袍,而我和你有着像晏子与越石父共裘那样的仁爱情谊。你赠给我两段木棉布,物品和情谊都十分珍贵。 这布洁白得像堆积的雪,美丽细密超过了绵纯的丝绸。羔皮缝制的衣服不算珍贵,狐腋的裘衣也难以与之相比。葛布和丝绵都作为贡品上呈,而这木棉布却不被推荐进贡。难道这是大禹的意思,把它隐匿起来留给普通百姓。《诗经》里有很多记载草木的名称,我想要详细注解阐释。国家不分楚越,若不了解就没有缘由。 把这布剪裁做成大皮袄,即使在严寒的冬天也胜过温暖的春天。我拜谢你的馈赠,心中满是感激,看到这布更觉心酸。唉,那寒冷的山谷,邹衍的律管如今也不那么灵验了。三位皇室成员坐在蒙古包里,大雪或许下了百日。怎么能把这木棉布的恩惠,送到君王身边呢。 边塞上寒冷得手指都要冻掉,有谁能让战士们像穿上丝绵那样温暖呢。要是给每个人都赐两段布,不过花费两万斤银子。要是四十万大军都有了,谈笑间就能击退胡人的兵尘。 感激你和我有道义之交,这和骨肉亲情没什么不同。这些话只能和懂我的人说,要是说给普通人听,他们只会嘲笑和生气。我还没能好好报答你,可我对你的情谊就像《诗经》里琼琚那样真挚。春秋二百年间,有多少君臣之间有财物往来。季札的赠物之好,历经千古还如新的一样。
关于作者
宋代谢枋得

谢枋得(1226~1289年):南宋进士,江西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