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游古意韵

死易程婴岂不知,十年死后未为非。 文辞未必改秦甥,敲朴徒能抱御衣。 无志何劳悲庙黍,得仁更不食山薇。 儒冠有愧一厮养,何忍葵心对落晖。

译文:

要理解这首诗的含义,得结合历史背景。程婴是春秋时期晋国义士,为救赵氏孤儿,与公孙杵臼定计,由程婴背负卖友恶名,忍辱偷生,公孙杵臼牺牲。此诗是谢枋得借古喻今表达自己的情感。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难道程婴不知道赴死是件容易的事吗?他忍辱负重十年之后再死去也没有什么不对。就像有人虽然身处敌营,文章言辞未必就会变成像秦国人后代那样(完全变节),可有些人空有一身力气,却只知道紧紧抱住御衣(暗指不能有所作为)。 没有志向的人又何必徒劳地悲叹国家的衰落呢?那些真正追求仁义的人,就像伯夷、叔齐一样,为了坚守气节,连山上的薇菜也不再吃。 我这戴着儒冠的人,相比那些出身低微却有气节的人都感到羞愧,又怎么忍心像向日葵一般(向着太阳,暗指对元朝),去面对那西沉的落日余晖呢。
关于作者
宋代谢枋得

谢枋得(1226~1289年):南宋进士,江西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