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谣

海南山似刀,溪恶如发弩。 溪山毒烟中人骨,水有蛟蜃陆豺虎。 蛮人傜贼行若飞,纵火劫民杀官府。 溪中之水涨赤血,山头积尸变成土。 经年斗战兵已穷,磔将屠城不可数。 官家发军救死国,万里欢喜得时雨。 诛擒凶党功德高,海水一清奏歌舞。 山非无险,水非无阻。 有地不城,城亦不武。 将民赤肉致戈戟,口不能言心自苦。

译文:

海南的山像刀一样锋利,溪流湍急凶险,好似射出的弩箭一般。这溪与山之间弥漫着毒烟,能侵入人的骨髓,水里有蛟龙和大蛤之类的怪物,陆地上有豺狼和老虎等猛兽。 当地的蛮人和傜贼行动起来快如飞箭,他们到处纵火,抢劫百姓,杀害官府的官员。溪中的水仿佛都被鲜血染红,山头堆积的尸体都化作了泥土。多年的战斗让士兵们精疲力竭,被肢解的人、被屠杀的城镇数量多得数不清。 官家派遣军队来拯救这危难的国家,就像久旱的大地迎来了及时雨,百姓们万里之内都满心欢喜。军队诛杀擒获了那些凶党,功德十分崇高,就像让混浊的海水变得清澈一样,人们为此载歌载舞庆祝。 山并非没有险要之处,水也并非没有阻碍。有些地方有土地却不修筑城墙,就算有城墙也无法抵御外敌。把百姓们当作赤身裸体的血肉之躯送到刀枪之下,百姓们虽然嘴上说不出话,但心里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
关于作者
宋代杨蟠

杨蟠,字公济,章安(今浙江临海东南)人,一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舆地纪胜》卷四三《淮南东路·高邮军》),又作建安(今属福建)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嘉定赤城志》卷三三),为密、和二州推官。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苏轼知杭州时,蟠为通判。以知寿州卒。平生为诗数千篇,有《章安集》,已佚。《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杨蟠诗,《台州丛书》辑有《章安集》一卷,疏漏较多。今据《镡津文集》、《会稽掇英总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