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同晤贤二师登映发亭望会稽

我有二林侣,相邀步寒日。 超然人外游,下见众山出。 木叶落已静,乾坤欠萧瑟。 浮云当空翻,惨惨百鸟没。 欲辨越中岸,青烟易为失。 山川何寂寥,宫阙犹仿佛。 谁是古来者,念之难再述。 功名随尘埃,岂复有其骨。 今我二三子,永为傲时物。 篇章逢太平,窈窕坐天末。 生理本无固,愿言从此毕。 登临望前人,世事安敢忽。

译文:

我有两位如二林高僧般的好友,在寒冷的日子里相邀一同漫步。 我们超尘脱俗地外出游玩,站在高处往下看,众多山峰尽收眼底。 树上的叶子已经静静地飘落,天地之间却还少了几分萧瑟的意味。 天空中浮云翻滚涌动,阴沉沉的,百鸟都消失不见。 想要辨认出越中的江岸,那缭绕的青烟却轻易地将它遮蔽。 山川是如此的寂寥空旷,曾经的宫阙也只剩下模糊的影子。 谁是古时候那些贤能的人呢?一想到他们,往事就难以再诉说清楚。 古时人的功名都已随尘埃消散,哪里还能见到他们的风骨。 如今我们这几个人,永远要做傲视时俗的人。 我们在太平盛世里吟诗作赋,在天边悠然闲坐。 人生本就没有固定的模式,我希望从此就这样结束一生。 我登临此地遥想前人,怎敢忽视世事的变迁啊。
关于作者
宋代杨蟠

杨蟠,字公济,章安(今浙江临海东南)人,一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舆地纪胜》卷四三《淮南东路·高邮军》),又作建安(今属福建)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嘉定赤城志》卷三三),为密、和二州推官。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苏轼知杭州时,蟠为通判。以知寿州卒。平生为诗数千篇,有《章安集》,已佚。《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杨蟠诗,《台州丛书》辑有《章安集》一卷,疏漏较多。今据《镡津文集》、《会稽掇英总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