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过天竺呈明智及同游二老

雨夜灵峰卧竹床,平明屐齿到云堂。 门前雨过新溪满,石上风回旧草香。 山抱钟声圆不散,雪铺瓦面冷无光。 理公莫怪诗相恼,今日偕行总姓汤。

译文:

在一个下雨的夜晚,我躺在灵峰的竹床上。等到天刚亮,我穿着木屐,一路来到了云堂。 寺庙门前,刚刚下过雨,新涨的溪水把河道都填满了。石头上,微风轻轻吹过,让那旧日的野草散发着阵阵清香。 山峦环抱着钟声,那钟声圆润悠扬,久久不散。屋瓦上像铺了一层雪,看上去冷冷的,没有一丝光亮。 明智长老啊,请不要怪我用诗来打扰您。今天和我一同前来游玩的人,都姓汤呢。
关于作者
宋代杨蟠

杨蟠,字公济,章安(今浙江临海东南)人,一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舆地纪胜》卷四三《淮南东路·高邮军》),又作建安(今属福建)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嘉定赤城志》卷三三),为密、和二州推官。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苏轼知杭州时,蟠为通判。以知寿州卒。平生为诗数千篇,有《章安集》,已佚。《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杨蟠诗,《台州丛书》辑有《章安集》一卷,疏漏较多。今据《镡津文集》、《会稽掇英总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