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庐山

溯洄江上山,千里皆可爱。 忽见匡庐峰,气势一何大。 崔嵬青天屏,叆叇白云盖。 藤萝拂金绳,瀑水挂玉带。 未雨龙穴藏,摩空鸟飞碍。 疑非红尘间,邈在万物外。 闻有高世士,眠云不知载。 饮露餐朝霞,啸月下天籁。 轩冕何足道,天地乃投芥。 吾能与之游,无庸去浮海。

译文:

我乘船逆流而上,沿江的山峦连绵千里,处处都惹人喜爱。 忽然间,匡庐峰映入眼帘,那磅礴的气势是何等的宏大! 它高耸险峻,就像矗立在青天之下的巨大屏风;山间云雾缭绕,好似被浓厚的白云覆盖。 藤蔓与葛萝轻轻拂过山间如同金绳般的小径,瀑布飞泻而下,宛如一条洁白的玉带悬挂山间。 还没下雨的时候,龙似乎潜藏在幽深的洞穴之中;山峰高耸入云,连鸟儿想要凌空飞过都受到阻碍。 我怀疑这里并非是红尘俗世,它邈远地处在万物之外。 听闻这里有超凡脱俗的隐士,他们在云雾中安眠,不知过了多少岁月。 他们饮用清露,餐食朝霞,在明月之下发出长啸,与自然的声响相和。 高官厚禄又哪里值得一提,在他们眼中,天地万物不过如细小的草芥。 我要是能和他们一同交游,就不用远渡重洋去寻求别样的生活了。
关于作者
宋代陈舜俞

陈舜俞(?~一○七五),字令举,因曾居秀州白牛村,自号白牛居士,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授签书寿州判官公事(《都官集》附陈杞跋、《至元嘉禾志》卷一三)。嘉祐四年(一○五九),由明州观察推官举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著作佐郎、签书忠正军节度判官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于知山阴县任上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监南康军酒税(同上书卷二一二)。熙宁八年,卒。有《都官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他书辑为十四卷(其中诗三卷),近人李之鼎刻入《宋人集》甲编。《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陈舜俞诗,据李刻《宋人集·都官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酌校他书。另从《会稽掇英总集》、《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辑得集外诗若干,编为第四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