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饮尝不足,凿井偶清疏。 井边旧墙屋,涂塈为我居。 念彼作者劳,容膝已有余。 开窗近檐楹,天光满图书。 汲水屡洒扫,尘去延空虚。 外洁内亦清,体胖气加舒。 缅怀埳中蛙,乐岂羡虾鱼。 相君宅新府,文木森周庐。 侯门多结驷,赐金每论车。 身外无我亲,傥来物固疏。 日食夜以息,大小则皆如。 况无百岁人,贵贱同丘墟。 但可蔽风雨,且以永居诸。
蛙斋
译文:
平日里口渴饮水,常常觉得不够畅快,偶然间凿了一口清澈的井。井边有一座旧的墙屋,我把它涂抹修整一番,就成了我的居所。
想到当初建造这屋子的人付出的辛劳,如今我能有个容身之地,已经觉得很满足了。打开窗户,靠近房檐和柱子,天光洒落在满是图书的屋子里。
我多次从井中打水来洒扫屋子,把灰尘都清扫出去,让屋子充满空灵的感觉。屋子外表洁净,内心也跟着清净,身体舒适,气息也更加舒畅。
我不禁想起那土坑中的青蛙,它悠然自乐,哪里会羡慕虾和鱼呢。宰相大人新建了豪华的府邸,用珍贵的木材环绕着房屋。侯门前面常有很多高头大马拉着的车,皇帝赏赐的金银财宝常常论车来计算。
但那些身外之物并非真正与我亲近,意外得来的东西本就与我疏远。人每天不过是吃饭、夜晚休息,无论住处大小,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况且世上没有能活过百岁的人,无论贵贱,最终都将化为尘土。这屋子只要能遮蔽风雨就好,我可以长久地居住在这里。
关于作者
宋代 • 陈舜俞
陈舜俞(?~一○七五),字令举,因曾居秀州白牛村,自号白牛居士,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授签书寿州判官公事(《都官集》附陈杞跋、《至元嘉禾志》卷一三)。嘉祐四年(一○五九),由明州观察推官举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著作佐郎、签书忠正军节度判官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于知山阴县任上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监南康军酒税(同上书卷二一二)。熙宁八年,卒。有《都官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他书辑为十四卷(其中诗三卷),近人李之鼎刻入《宋人集》甲编。《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陈舜俞诗,据李刻《宋人集·都官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酌校他书。另从《会稽掇英总集》、《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辑得集外诗若干,编为第四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