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李使君闻予游庐山寄书云为我一谢清绝

道微本一致,喧静偶殊辙。 眷言朝廷士,何必山水悦。 李侯禀灵气,家园邻大别。 庐峰五千仞,曾上扪日月。 一随青云友,久仕金马阙。 兹为东南守,双溪对寒洁。 因将洞庭客,寄使谢清绝。 想君惜不往,搔首厌符节。 泽民固重事,逸兴聊可辍。 已告林屋天,金庭锡期耋。

译文:

从道理的本质上来说,世间的大道其实都是相通的,只是热闹与清静的追求偶尔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我很关注那些朝廷中的官员们,其实也不一定非要从山水中才能获得愉悦。 李侯你天生就带有一种灵秀之气,你的家乡就在大别山附近。 庐山高耸有五千仞之高,你曾经登上山巅,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日月。 后来你跟随着那些仕途得意的友人,长久地在朝廷中为官任职。 如今你成为了东南地区的州郡长官,面对着清澈寒冷的双溪。 因为我这个洞庭之客,你便派人带信,让我替你向庐山的清幽绝景致以问候。 想来你是可惜自己没能前往庐山,只能无奈地抓着头发,厌烦手中的符节。 造福百姓固然是很重要的事情,你的闲情逸致也只能暂且搁置了。 我已经向林屋洞的仙人通报,祈求金庭的神仙赐予你长寿之期。
关于作者
宋代陈舜俞

陈舜俞(?~一○七五),字令举,因曾居秀州白牛村,自号白牛居士,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授签书寿州判官公事(《都官集》附陈杞跋、《至元嘉禾志》卷一三)。嘉祐四年(一○五九),由明州观察推官举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著作佐郎、签书忠正军节度判官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于知山阴县任上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监南康军酒税(同上书卷二一二)。熙宁八年,卒。有《都官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他书辑为十四卷(其中诗三卷),近人李之鼎刻入《宋人集》甲编。《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陈舜俞诗,据李刻《宋人集·都官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酌校他书。另从《会稽掇英总集》、《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辑得集外诗若干,编为第四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