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台俯园木,亦既覆华宇。 主翁达生者,作诗牓门户。 谓台乃主人,吾身同逆旅。 台还谓公言,无易浪称与。 天地犹大块,况此一抔土。 我昔未为台,蚁垤动欲雨。 翁欲事畚筑,金锤莫论堵。 轩陛因冠带,松筠渐俦侣。 万物固何常,今日乃前古。 高岸化深谷,白波起桑圃。 短长虽有间,相去能几许。 翁闲宾客至,只此见芳醑。 翁仁妻孥乐,且以馔肥羜。 高明照图史,启塞顺寒暑。 鄙夫不能此,蟋蟀赋其除。 台公默相忘,勿复问宾主。
东台
译文:
主人在园子中的树木上方筑起高台,台上面还盖起了华丽的房屋。主人是个豁达通透、参透生死的人,他作诗题字挂在门户之上。
主人说这高台才是真正的主人,而自己的身体就如同暂时寄宿的客栈。高台却回应主人说:可不要轻易这样称呼与定义。天地就像巨大的土块,何况这小小的一抔土呢。
我(高台自指)以前还不是高台的时候,不过是像蚂蚁洞口积起的小土堆,每到快下雨的时候才会被注意到。您想要建造这高台,花费了不计其数的人力财力。高台建起,有了轩廊台阶,就如同人穿戴起了冠带;周围种上松竹,它们渐渐成了我的伙伴。
世间万物本来就变幻无常,今天的一切其实和远古并无不同。高高的山崖可能会变成幽深的山谷,平静的桑田也可能涌起白色的波浪。事物长短虽然有差别,但其实相去也没有多远。
您闲暇时宾客到来,就在这高台之上举杯共饮美酒。您心怀仁爱,妻子儿女都生活得快乐,还能享用肥美的羊羔肉。您在这高台上明亮的地方阅读图籍史书,顺应寒暑变化开关门窗。
像我这样见识浅陋的人做不到这些,只能像《诗经·蟋蟀》里所写的那样,感慨时光流逝。高台和您主人就默默相忘吧,不要再纠结谁是宾谁是主了。
关于作者
宋代 • 陈舜俞
陈舜俞(?~一○七五),字令举,因曾居秀州白牛村,自号白牛居士,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授签书寿州判官公事(《都官集》附陈杞跋、《至元嘉禾志》卷一三)。嘉祐四年(一○五九),由明州观察推官举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著作佐郎、签书忠正军节度判官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于知山阴县任上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监南康军酒税(同上书卷二一二)。熙宁八年,卒。有《都官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他书辑为十四卷(其中诗三卷),近人李之鼎刻入《宋人集》甲编。《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陈舜俞诗,据李刻《宋人集·都官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酌校他书。另从《会稽掇英总集》、《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辑得集外诗若干,编为第四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