舳舻溯隋堤,积潦涵楚甸。 大帆挂长樯,薰飚借良便。 气张中军旗,势疾强弩箭。 浪头喷飞雪,波心落流电。 或如春雷振,又若疾雨溅。 天空文鹢归,珠媚渊龙战。 久来去意切,幸此行色变。 舟子啸引项,挽夫喜盈面。 揭篙无施劳,跃马莫我先。 行吁思景附,坐指交勇羡。 日阴未顷刻,道里历宇县。 津亭倏渡淮,官堠俄入汴。 盛夏草树齐,远水苹藻遍。 晚景稍可爱,少瞬不再见。 我非欲速者,疾目憎转眩。 衣袂聊虚凉,心焉独安宴。 向夕风少休,迟留乐幽睠。
遇便风
译文:
船只沿着隋朝时修筑的堤坝逆流而上,大片的积水弥漫在楚地的原野。高高的桅杆上挂着巨大的船帆,温暖的南风给予了极佳的顺风之便。
船行时,那气势如同中军的军旗高高扬起,又好似强劲弓弩射出的利箭一般迅速。浪头翻涌,好似喷出了飞雪;船在波心行驶,如流星坠落般快速。那声音,有时如同春雷震动,有时又像急雨飞溅。
天空中,彩色的画船仿佛文鹢鸟在归巢;水面下,波光粼粼好似渊龙在争斗。我长久以来就急切地想要离去,幸好这风向让行程有了大变化。
船夫伸长脖子欢快地呼啸,拉纤的人满脸都是喜悦。撑船的竹篙都不用费力去撑,就算是跃马飞奔的人也比不上我们的速度。站着的人都惊叹这速度,坐着的人也纷纷露出羡慕的神情。
没过一会儿,天色还未变,我们就已经经过了许多地方。很快就渡过了淮河上的渡口亭子,不久又经过了汴河边的官家路标。
此时正值盛夏,草和树长得一样高,远处的水面上长满了苹和藻。傍晚的景色渐渐变得可爱起来,可眨眼间就再也看不到了。
我并非那种一味追求速度的人,这快速移动让我眼睛发晕,心里生厌。船行带起的风让我的衣袖有了些许凉意,可内心却独自享受着这份平静。到了傍晚,风渐渐停了,我愿意停留下来,享受这幽静而令人眷恋的时光。
关于作者
宋代 • 陈舜俞
陈舜俞(?~一○七五),字令举,因曾居秀州白牛村,自号白牛居士,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授签书寿州判官公事(《都官集》附陈杞跋、《至元嘉禾志》卷一三)。嘉祐四年(一○五九),由明州观察推官举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著作佐郎、签书忠正军节度判官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于知山阴县任上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监南康军酒税(同上书卷二一二)。熙宁八年,卒。有《都官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他书辑为十四卷(其中诗三卷),近人李之鼎刻入《宋人集》甲编。《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陈舜俞诗,据李刻《宋人集·都官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酌校他书。另从《会稽掇英总集》、《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辑得集外诗若干,编为第四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