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万叠青山拔空起,一道长江清澈底。 隔岸苍茫不见人,人家多在晴云里。 匡庐五老蓬莱山,沧洲白鹭烟波间。 随风客棹任来去,落日樵歌自往还。 绝涧孤亭倚烟树,仿佛天台石桥路。 欲访群仙跨鹤游,宁乘五马专城去。 雨过棠阴满路蹊,春深草色连庭砌。 穷簷蔀屋有惸独,待尔重临慰客饥。

译文:

连绵起伏的青山仿佛从大地腾空而起,形成无数重叠的山峦。一条长江奔腾不息,江水清澈得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 站在江边,望向对岸,一片苍茫的景象,看不见一个人影。而人家的房屋大多隐现在晴朗的云雾之中,若隐若现。 那庐山的五老峰就像海上的蓬莱仙山一样神奇秀丽,在那水滨之处,白鹭在烟波浩渺的江面上自在地飞翔。 江面上,客船随着风儿任意地来来去去,自由自在。傍晚时分,落日的余晖洒下,砍柴的人唱着歌悠然地往返于山间。 在那幽深的山涧旁,有一座孤零零的亭子倚靠在如烟的树林之中,此情此景,仿佛让人置身于天台山的石桥路上一般奇幻。 我真想跨上仙鹤去寻访那些神仙,一同遨游仙境,又怎会愿意乘坐五马所拉的车去做一城的长官呢? 雨后,棠梨树的树荫布满了小路,春天已深,绿草的颜色一直延伸到庭院的台阶上。 那些贫寒人家的房屋里,还有孤独无依的人,等待着你再次到来,抚慰他们这些如同游子般的饥苦。
关于作者
宋代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