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监丞同刘玉渊游七泉

世变如流水,前哲嗟逝川。 良牧隆化本,访古漫叟泉。 念兹名泉意,感彼末俗偏。 渊窦与嵌臼,杖屦聊回旋。 不识漫叟心,曷诵漫叟篇。 恻念轸苍氓,溥泽同一天。 蚁聚与羔跪,命义当亦坚。 回邪乃败德,毋以己欲专。 夸士五鼎辱,穹爵或自镌。 临流叹浇风,薄言倾酒船。 浸泉旌吾志,冻泉存旧传。 潓𣷡涍汸淔,铭石昭万年。 无限感发人,黜指敲墨毡。 岁月亦云久,古迹埋尘烟。 泉根石已泐,泉上树欲仙。 森戟呵虎士,谁能听潺湲。 理义著今古,贵贱俱荒阡。 今公七泉游,陵谷尚未迁。 励俗振古道,兹诵恶曲圆。 刘侯同襟期,赓唱挥彩椽。 漫叟诚有知,骑鲸跃层渊。 彼哉贼君父,圆曲工求权。 厉民恣屠斮,巧宦勤攀缘。 安得激七泉,布作化雨宣。

译文:

世事的变迁就像那不停流淌的江水,古代的贤哲也曾感叹时光如河水般一去不返。 贤良的地方长官重视教化的根本,去寻访那漫叟泉的古迹。 想想这有名的泉水蕴含的深意,不禁感慨当下不良风俗的偏差。 看着那泉水的源头洞穴和石臼般的凹陷,我拄着拐杖在这里随意漫步徘徊。 如果不了解漫叟的心境,又怎么能读懂漫叟的诗篇呢? 漫叟心怀怜悯,关怀着苍生百姓,他的恩泽就像那天空一样广阔均匀地洒下。 蚂蚁会聚集协作,羊羔会跪着吃奶,它们尚且遵循着应有的道义,那么人更应该坚守正义。 邪僻不正的行为会败坏品德,不要只图满足自己的私欲。 那些贪图富贵的人,即便享受五鼎食的奢华,也会遭受耻辱,即便获得高官厚禄,也可能自我毁灭。 面对流淌的泉水,感叹这世风的浮薄,我不禁把酒船里的酒倒出,一抒心中感慨。 让泉水浸润,以彰显我的志向,那冰冷的泉水还留存着往日的传说。 泉水潺潺流动,发出各种声响,我要把这些道理刻在石头上,让它流传万年。 这泉引发了人们无限的感慨,有人用手指敲击着墨毡抒发情感。 岁月已经过去很久了,古迹被尘土和烟雾掩埋。 泉眼处的石头已经风化破损,泉边的树木仿佛要成仙而去。 如今这里有威严的卫士站岗,又有谁能静下心来倾听泉水潺潺的声音呢? 道理和正义从古至今都是不变的,无论贵贱,最终都归于荒坟。 如今您来游览这七泉,这里的山川还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您激励风俗,重振古道,这诗文可不能写成阿谀奉承的圆滑之辞。 刘侯和您志同道合,一起吟诗唱和,文采飞扬。 如果漫叟泉下有知,定会骑着鲸鱼从深潭中跃出。 那些背叛君父的人啊,他们善于用圆滑的手段谋取权力。 他们肆意残害百姓,那些善于钻营的官员忙着攀附权贵。 怎样才能让这七泉之水激荡起来,化作滋润万物的教化之雨,宣扬正道呢?
关于作者
宋代乐雷发

乐雷发,字声远,宁远(今属湖南)人。累举不第,门人姚勉登科,上疏让第。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诏试,赐特科第一,授馆职。四年,以病告归,居雪矶,自号雪矶先生。诗作于宝祐三年由友人朱嗣贤等刊为《雪矶丛稿》五卷。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卷末明成化十七年裔孙宣跋。 乐雷发诗,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雪矶丛稿》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