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内舍景尧刲股

子肉可疗亲,或曰不敢毁。 不见母生儿,生死一间耳。 此身母之身,非可认为己。 杀身可救母,当还爱一死。 天理通神明,寸肤直糠粃。 苟能充此心,是即学曾子。

译文:

有人说,子女用自己的肉来医治亲人的病,这是不可以的,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随意毁伤。 可他们没看到母亲生儿育女时,那可是徘徊在生死边缘啊。 我们这身体本就是母亲身体的延续,不能单纯地认为这只是自己的身体。 如果牺牲自己的生命能够救母亲,那就应当毫不犹豫地舍弃这一次生命。 天理和神明是相通的,相比之下,身上割去一小块皮肤就如同糠秕一样微不足道。 如果能够将这种孝心不断扩充发扬,那就是在学习曾子的孝道了。
关于作者
宋代方逢辰

方逢辰(一二二一~一二九一),原名梦魁,学者称蛟峰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第一,理宗为改今名,因字君锡,授平江军节度签判。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召为秘书省正字。二年,在校书郎任以言事罢。开庆元年(一二五九),召为著作郎。景定元年(一二六○),兼权尚左郎官,又以言事忤贾似道罢。在婺州开讲授徒。二年,起知瑞州。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召为司封郎官兼直舍人院,迁秘书少监、起居舍人。三年,出为江东提刑,徙江西转运副使。五年,权兵部侍郎。七年,迁吏部侍郎。丁母忧去国,从此绝意仕途。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卒,年七十一。著作大多散失,五世从孙渊辑为《蛟峰先生文集》八卷,七世孙中续辑外集四卷。事见本集末附黄溍《蛟峰先生阡表》、文及翁《故侍读尚书方公墓志铭》。 方逢辰诗,以明天顺七年方中刻本《蛟峰先生文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