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开上人

道人家住庐山寺,信脚东游二千里。 三年饱吃浙西饭,不曾咬著浙西米。 大川恶拳打不活,石溪浅水浸不死。 自言辣手难近傍,祇有痴绝较些子。 要从窗下看庐山,归卧溪声山色里。 了无玄字涴胸怀,肯将佛法挂唇齿。 漠漠重湖五老前,衮衮九江千嶂底。 空手携锄种白石,赤脚提篮挈流水。 有问参寻事若何,向道今年秋芋多。

译文:

这位出家人本住在庐山的寺庙里,随性地向东游历了两千里。 在浙西这三年可没少吃当地的饭食,可奇怪的是,竟好像从未真正领略到浙西佛法的精髓(“不曾咬著浙西米”可理解为未真正体悟浙西佛法)。 在面对艰难险阻(“大川恶拳”可象征修行中的大难关)时,他坚韧不拔,怎么也打不垮;即便处于困境(“石溪浅水”可象征小挫折),也无法让他消沉。 他自己说自己手段厉害,一般人难以靠近,不过和痴绝禅师相比,也就稍好那么一点儿。 他想要回到庐山,在窗下静静地观赏庐山的美景,卧于那溪声潺潺、山色秀丽的地方。 他的胸怀纯净,没有丝毫杂念(“了无玄字涴胸怀”玄字可理解为杂念),也不会把佛法挂在嘴边去炫耀。 在那五老峰前,重湖广阔而静谧;在千嶂深处,九江之水滔滔不绝。 他空手拿着锄头,仿佛要去种那白石;光着脚提着篮子,好似能把流水都提起来,这是多么超凡脱俗的举动。 要是有人问他参禅寻访的情况如何,他只会说今年秋天的芋头长得很多,用这种看似平常的话语来回应,体现出他对修行不拘泥于形式的态度。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璨

释道璨,字无文,俗姓陶,南昌(今属江西)人。游方十七年,涉足闽浙(《柳塘外集》卷三《送清奚翁序》)。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游东山(同上书卷二《见山楼铭序》)。淳祐八年(一二四八),自西湖至四明,复归径山(同上书卷三《送一侍者归日本序》)。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饶州荐福寺,后移住庐山开先华严寺,再住荐福。为退庵空禅师法嗣。有《柳塘外集》四卷,其中诗一卷(此集宋以来未见著录,清释大雷庆槃访得原本校正,释元宏灯岱因为锓版);又有文集《无文印》二十卷,末附宋维康编《语录》一卷,事见《语录》及妙叶堂刊本《柳堂外集》大雷庆槃序、元宏灯岱跋。 道璨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柳塘外集》为底本,校以清雍正妙叶堂刻本(简称雍正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编为第一卷,辑自《语录》及他书者编为第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