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余山南佥判清溪观荷

东风已老南风急,浪蕊浮花和露泣。 翠袖盈盈波上来,相向美人如玉立。 轩渠一笑俱动容,彼此一样冰雪踪。 明珠散不论斛斗,清溪化作骊龙宫。 大江以东北山北,时样新粧皆失色。 古心一寸谁得知,江上晚来数峰碧。 普天之下率土滨,容著不尽胸中春。 濂溪爱花我爱叶,难将此意轻语人。 探寻胜处到深杳,两眼眈眈天地小。 不离枝叶见花实,红白纷纷迹如埽。 膝间不著无弦琴,酒中清浊时自斟。 兴寄超然八方内,身在水流香世界。 绿云冉冉拨不开,乐地可中能许大。 中通外直真绝奇,一语能觉千古迷。 二百年后谁传衣,清溪滚滚通濂溪。

译文:

东风已经减弱,南风却迅猛地刮起,那些轻薄易谢的花朵带着露珠,仿佛在哭泣。 荷叶如美人轻盈的翠袖,从水波中袅袅升起,与荷花相对而立,宛如美丽的佳人亭亭玉立。 它们欢快地一笑,仿佛都动了情,彼此都有着如冰雪般纯净的身姿。 荷花上的露珠纷纷洒落,多得都无法用斛斗来计量,清澈的溪流仿佛变成了骊龙居住的龙宫。 从大江之北到北山之北,那些时新装扮的花朵在它们面前都黯然失色。 它们那一寸古雅的心意谁能知晓呢,只有江上傍晚时分那几座碧绿的山峰。 整个天下,从中央到四方边境,都容不下它们胸中那无尽的春意。 周敦颐喜爱莲花,而我却钟情于荷叶,这份心意实在难以轻易向他人诉说。 我探寻这美景的深处,到那幽远的地方,双眼专注地欣赏,感觉天地都变小了。 不用离开枝叶就能看到花朵和果实,那些或红或白的花朵纷纷飘落,痕迹就像被扫过一样。 我的膝上没有摆放无弦琴,却能随心自斟美酒,分辨酒的清浊。 我的兴致超脱于八方之内,人仿佛置身于花香四溢、流水潺潺的美妙世界。 那如绿云般的荷叶层层叠叠,仿佛拨也拨不开,这欢乐的境地竟是如此宽广。 荷叶和荷花中间贯通外形挺直,实在是奇特无比,这一点能让人醒悟千古以来的迷惑。 二百年之后,谁能传承这份对荷花和荷叶的独特感悟呢?这清溪的流水,滚滚流向濂溪,仿佛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璨

释道璨,字无文,俗姓陶,南昌(今属江西)人。游方十七年,涉足闽浙(《柳塘外集》卷三《送清奚翁序》)。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游东山(同上书卷二《见山楼铭序》)。淳祐八年(一二四八),自西湖至四明,复归径山(同上书卷三《送一侍者归日本序》)。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饶州荐福寺,后移住庐山开先华严寺,再住荐福。为退庵空禅师法嗣。有《柳塘外集》四卷,其中诗一卷(此集宋以来未见著录,清释大雷庆槃访得原本校正,释元宏灯岱因为锓版);又有文集《无文印》二十卷,末附宋维康编《语录》一卷,事见《语录》及妙叶堂刊本《柳堂外集》大雷庆槃序、元宏灯岱跋。 道璨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柳塘外集》为底本,校以清雍正妙叶堂刻本(简称雍正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编为第一卷,辑自《语录》及他书者编为第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