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无音律,至文难言说。 学之无他术,先要心路绝。 兀坐送清昼,万事付一拙。 如是三十年,大巧自发越。 万象赴陶冶,百怪乞提挈。 兴来忽运笔,妙处无前哲。 古来翰墨士,外此别无诀。 明也江南来,俊气方烈烈。 乘潮观海门,入越探禹穴。 须从言外参,莫向纸上窃。 此方吾必秘,为子轻漏泄。 慎勿语俗子,只可自怡悦。
赠明侍者
译文:
好的诗歌并不拘泥于音律的限制,真正绝妙的文章往往难以用言语准确地描述。想要学习写诗作文,并没有其他特别的方法,首先要让内心摒弃杂念,断绝那些纷繁复杂的思绪。
要独自静静地坐着度过一个个清净的白昼,把世间的万事万物都用一种看似笨拙的态度去对待。像这样坚持三十年,那极高超的技巧就会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
到那时,世间的万千景象都会任由你去雕琢,各种奇异的想法都会主动来寻求你的引领。兴致来了,提起笔挥洒,那精妙之处甚至连古代的贤哲都难以企及。
自古以来那些擅长诗文翰墨的人,除了这个方法之外,再没有其他秘诀了。
明侍者你从江南而来,浑身散发着俊逸不凡的气息,意气风发。你趁着潮水去观赏海门的壮丽景色,到越地去探寻禹穴的神秘。
你必须从文字言语之外去参悟写诗作文的真谛,千万不要只在纸面上抄袭模仿别人。这个方法我本应该视为秘诀深藏,却因为你而轻易地泄露出来了。
你千万不要把这个秘密告诉那些世俗之人,只能自己好好领悟,从中获得愉悦。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道璨
释道璨,字无文,俗姓陶,南昌(今属江西)人。游方十七年,涉足闽浙(《柳塘外集》卷三《送清奚翁序》)。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游东山(同上书卷二《见山楼铭序》)。淳祐八年(一二四八),自西湖至四明,复归径山(同上书卷三《送一侍者归日本序》)。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饶州荐福寺,后移住庐山开先华严寺,再住荐福。为退庵空禅师法嗣。有《柳塘外集》四卷,其中诗一卷(此集宋以来未见著录,清释大雷庆槃访得原本校正,释元宏灯岱因为锓版);又有文集《无文印》二十卷,末附宋维康编《语录》一卷,事见《语录》及妙叶堂刊本《柳堂外集》大雷庆槃序、元宏灯岱跋。 道璨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柳塘外集》为底本,校以清雍正妙叶堂刻本(简称雍正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编为第一卷,辑自《语录》及他书者编为第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