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讲义不逊者

全人未可一偏论,盛德真堪百代尊。 房魏其逢犹愧礼,荀陈之道不知文。 我朝正有二三老,地位向妨八九分。 近日后生谈理学,直将闻百掩前闻。

译文:

不能仅凭某一方面就对一个人作出全面的评判,那些有高尚品德的人,真的值得千秋万代受人尊崇。 像房玄龄和魏徵这样的贤才,他们若遇到品德高尚之人,也会因自己礼数不周而感到惭愧;荀淑和陈寔所秉持的道德之道,却不一定以文章才华著称。 我们这个朝代正有那么两三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只是他们所处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他们的品德与才华更充分地展现。 近来一些年轻人谈论理学的时候,直接认为自己听闻的新见解能够掩盖过去所积累的知识和智慧。
关于作者
宋代陈杰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历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隠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