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偕游响应山观瀑泉饮漱玉亭上分复磴拥危泉赋磴韵十四

溪山晴色妍,桃李春意賸。 野服乌角巾,郊游偶乘兴。 同行皆好宾,乐此境物胜。 古寺临清潭,鸣泉落危磴。 孤亭上云雨,木末渺难认。 林深行渐迷,谷虚语相应。 阴壑号悲风,悬萝碍飞镫。 扫花坐寒石,意与幽事称。 崖巅记曾游,藓湿墨痕凝。 登高浩怀古,岁月如堕甑。 百年几朝昏,今昔一长凭。 道人苦将迎,颇亦厌车乘。 他时营菟裘,隙地傥可赠。 举杯酌山灵,兹语为我证。

译文:

春日里,溪边的山峦在晴朗的天色下显得格外秀丽,桃花和李花肆意绽放,满是浓浓的春意。 我穿着质朴的山野服饰,头戴乌角巾,一时兴起便出门郊游。同行的都是志趣相投的好友,大家都为眼前这美妙的景色而欣喜不已。 一座古老的寺庙坐落在清澈的水潭边,泉水从高高的石磴上飞泻而下,发出清脆的声响。那座孤零零的亭子仿佛置身于云雨之中,从树梢望去,它显得那么遥远,让人几乎辨认不清。 我们在幽深的树林中越走越容易迷失方向,空旷的山谷间,彼此的话语声相互回应。阴暗的沟壑里,悲风呼啸而过,悬挂着的藤萝甚至阻碍了我们手中灯笼的光亮。 我们扫去石上的落花,坐在冰冷的石头上,这样的心境与这清幽的景致十分契合。我还记得曾经到过这悬崖之巅,如今石壁上苔藓潮湿,当年题字的墨痕似乎都凝固了。 登上高处,我不禁思绪万千,缅怀起往昔。岁月就像那落地摔碎的甑,一去不复返。人生短短百年,又能经历多少个清晨与黄昏呢?过去和现在,都在这一瞬间有了长久的依托。 寺庙里的道人忙着迎来送往,想必也对车马的喧嚣感到厌烦了。我心想,将来若能在这里营造一处养老之地,要是师父您能赠予我一块空地就好了。 我举起酒杯,向这山中的神灵敬酒,希望我这番话能得到您的见证。
关于作者
宋代陈必复

陈必复,字无咎,号药房,长乐(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间居封禺山中,结屋为药房吟所。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江湖后集》卷二三)。十一年为林尚仁《端隠吟稿》作序。著作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中存《山居存稿》一卷。事见《南宋六十家小集·端隠吟稿》序。 陈必复诗,据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