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因读岳王传尝为之赋今过东林睹其遗像感而申颂之 其二

欲坏长城岂自由,江人重唱白符鸠。 熏天富贵还须尽,从古忠良类若仇。 狱吏但能书牍背,相公终欲割鸿沟。 书生志念闲无用,长想朱云地下游。

译文:

### 逐句翻译 1. **欲坏长城岂自由,江人重唱白符鸠** - 想要毁掉国家的栋梁之才难道是出于本心自愿吗?江南的百姓们又唱起了那寓意不祥的《白符鸠》歌谣。这里“坏长城”典出檀道济,檀道济被宋文帝刘义隆冤杀时,曾愤怒地说“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坏长城”比喻杀害守边的良将或破坏国家的重要人物。“白符鸠”是晋朝的歌谣,这里可能暗示国家有不祥之事发生。 2. **熏天富贵还须尽,从古忠良类若仇** - 那权势熏天、富贵至极的人最终也会走向衰败,富贵终有尽时。从古至今,那些忠诚善良的人好像总是被当作仇敌一样对待。 3. **狱吏但能书牍背,相公终欲割鸿沟** - 狱吏只能在书牍的背面记录那些莫须有的罪名(暗指秦桧等奸臣诬陷岳飞时狱吏配合的行为)。而宰相(这里指秦桧等主和派)最终还是想要像楚汉相争时划分鸿沟一样,和敌人议和,割地赔款。 4. **书生志念闲无用,长想朱云地下游** - 我这样的书生空有满腔的志向和想法,却没有什么实际用处。我常常想象着能像朱云那样,到地下与古代的忠良之士一同遨游。朱云是西汉时期的直臣,他曾上书求见汉成帝,要借尚方宝剑斩佞臣张禹,虽然触怒皇帝,但因其忠直之名,最后得到赦免。 ### 整体理解 这首诗是作者看到岳飞遗像后有感而发,表达了对岳飞被冤杀的悲愤之情,批判了奸臣的恶行和朝廷的软弱求和。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作为书生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法施展的无奈与感慨,对像岳飞这样的忠良之士充满了敬仰与同情。
关于作者
宋代黄文雷

黄文雷,字希声,号看云,南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辟为酒官。舟归次严陵滩,溺死。有《看云小集》。事见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五。 黄文雷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及《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