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

忆昔长安都会地,草木晴辉钟王气。 襟带江湖气象雄,自是天王兴复际。 春风楼阁五凤城,玉漏声催香雾盈。 户外昭容鹤禁开,殿前执政鹓班行。 柳绿桃红湖水曲,尽日欢娱犹不足。 画船箫鼓绕云深,彩仗旌旗吹月色。 谁知世道互翻覆,沧海倏变为桑田。 胡笳哀怨动朝市,麋鹿来游旧陌阡。 汉宫明妃空艳丽,苑外铜仙亦洒泪。 古来社稷有兴亡,岂识于今不平事。 禾黍离离迹可怜,伤心回首古苔边。 清明寒食谁家酹,痛哭深山闻杜鹃。

译文:

回忆往昔,那长安可是繁华的都会之地啊,草木在晴朗的光辉下,都仿佛凝聚着王者的祥瑞之气。它依傍着江河湖海,气象雄浑壮阔,那自然是天子兴起、国家复兴的祥瑞之地。 春风轻拂着长安城中的楼阁,五凤楼在春日里显得格外壮丽。皇宫中玉漏的声音滴答作响,催着那浓郁的香雾弥漫开来。宫殿门外,女官们开启了宫禁之门;宫殿殿前,执政大臣们像鹓鸟排列一样整齐地站着上朝。 湖岸弯曲之处柳绿桃红,人们整日在这美景中欢娱,还觉得不够尽兴。华美的画船在湖面上行驶,箫鼓之声悠扬,仿佛绕着云端深处;彩色的仪仗、飘扬的旌旗,在月色下显得格外耀眼。 谁能料到世道会如此反复无常,沧海转眼间就变成了桑田。胡笳吹奏出的哀怨之声在朝廷和市井中回荡,曾经繁华的街道上,如今只有麋鹿在游荡。 汉宫的王昭君纵然美丽无比,却也只能空自艳丽;宫苑外的铜仙也仿佛在为这变迁而洒下泪水。自古以来,国家就有兴盛和衰亡,可谁又能料到如今会发生如此不公平的事情呢? 如今,那田野里的禾黍长得参差不齐,它们的痕迹让人看了心生怜悯。伤心地回首往事,只有古老的苔藓还留在那里。清明和寒食节的时候,还有谁家会来祭祀呢?只能在深山里听到杜鹃鸟仿佛痛哭般的叫声。
关于作者
宋代柴随亨

柴随亨(一二二○~?),字刚中,号瞻岵居士,江山(今属浙江)人。宋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三十七(《宝祐四年登科录》)。曾知建昌军。宋亡,与兄望、弟元亨、元彪俱隐于榉林九磜之间,世称‘柴氏四隐’。著作已佚。明万历中裔孙复贞等搜辑遗稿,编为《柴氏四隐集》。事见清同治《江山县志》卷一一。柴随亨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柴氏四隐集》为底为本,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