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镇山楼

百尺阑干最上头,杯中旗影动奎娄。 海通蛮岛三千国,山镇东南数百州。 草木更含天子气,衣冠不洗晋人羞。 旧来越战吴争事,一曲渔歌起暮鸥。

译文:

我站在那百尺高的栏杆最顶端,酒杯里倒映着旗帜的影子,仿佛连天上奎宿和娄宿的星芒都跟着晃动起来。 这地方,大海与那数不清的蛮夷岛屿相通,据说足足有三千多个国度;而这雄伟的山峦,就像一位守护者,稳稳镇住东南方数百个州郡。 这里的一草一木,似乎都蕴含着天子的祥瑞之气。可那些达官贵人啊,却始终没能洗刷掉晋代以来的耻辱。 往昔这里曾发生过越国与吴国的激烈争斗,那些惊心动魄的往事如今都已消逝,只有那一曲悠扬的渔歌,在黄昏中惊起一群白鸥。
关于作者
宋代柴随亨

柴随亨(一二二○~?),字刚中,号瞻岵居士,江山(今属浙江)人。宋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三十七(《宝祐四年登科录》)。曾知建昌军。宋亡,与兄望、弟元亨、元彪俱隐于榉林九磜之间,世称‘柴氏四隐’。著作已佚。明万历中裔孙复贞等搜辑遗稿,编为《柴氏四隐集》。事见清同治《江山县志》卷一一。柴随亨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柴氏四隐集》为底为本,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