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芭蕉

虚明旱藕千丝透,清泠寒泉百脉来。 绿烛怕烧先自障,青牋欲寄倩谁裁。 正怜夜雨敲篷响,只恐秋风裂扇开。 月下徘徊清影动,却疑翠凤下瑶台。

译文:

这芭蕉啊,它就像那中空透明的旱藕,丝丝脉络清晰可见,又好似有清冽寒冷的泉水,从它的百条经脉中流淌而来。 那碧绿的芭蕉叶,就如同绿色的蜡烛,好像害怕被火烧到,自己先把自己遮挡起来。它又像是青色的信笺,想要把心意寄托出去,可又有谁能来为它裁剪呢? 我正怜爱地听着夜晚的雨,敲打着芭蕉叶,那声音就如同敲打着船篷一般动听。可又担心秋天的风一来,会把这芭蕉叶吹裂,就像扇子被打开撕裂一样。 在月光之下,我在芭蕉旁徘徊,看到它那摇曳的清影,恍惚间,我还以为是翠绿的凤凰从瑶台飞落下来了呢。
关于作者
宋代舒岳祥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为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著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为《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