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甫画松

山甫作古松,意造无定本。 枝枝藏太阴,笔笔涵混沌。 气吞千尺崖,犹作飞瀑滚。 肺肝生洞壑,槎枒出隠嶙。 奋臂盘礴余,墨渍笔不吮。 若人盖天机,岂为寻丈窘。 胸中有磥砢,欲出不可忍。 恐是城南树,写形难自隠。 呜呼夹山自有真松图,朝夕左右陈座隅。 伐薪架屋听笙竽,好翁之计诚非疎。

译文:

山甫画古松,他凭借着自己的心意创作,并没有固定的模式。 那画上的松枝,仿佛每一枝都藏着幽深的阴凉,每一笔都蕴含着天地初开时的混沌气象。 这松树的气势,似乎能将千尺高的山崖都吞纳,就好像飞瀑在山间翻滚奔腾。 画家的肺腑之中好似生长着洞壑,笔下的松树那错落不齐的枝干展现出嶙峋的姿态。 他挥动手臂,尽情地泼墨作画,画完后笔上的墨渍都来不及吮干。 这个人大概是有着天赋的灵感,哪里会被画幅的尺寸所限制呢。 他的胸中有着不凡的才识和志向,如同巨石般堆积,想要抒发出来,简直忍不住。 我猜想这画里的松树,恐怕就是城南那棵真实松树的写照,它的形象实在难以隐藏。 唉!夹山那里本来就有真正的松树美景,早晚都可以摆在座位旁边细细观赏。砍些柴来搭建房屋,再听听笙竽奏出的音乐,这位老翁的生活安排实在不能算粗疏啊。
关于作者
宋代舒岳祥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为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著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为《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