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中有红山茶一株自腊月开至二月半为蕊尚无数也盖十霜十雪矣

山茶一株红胜烛,旋落旋开相陆续。 朱霞散射晓霏晴,熠熠林光映幽谷。 雪中见此朱砂杯,道人无情还悦目。 端正浓粧不逞妖,处女頩然在幽独。 有时脱蒂响苍苔,不作他花飞片逐。 剑南樵叟设色时,就掌调丹贵匀熟。 花容肉色两相宜,肌理细腻端不俗。 画犹如此况天生,谓花无韵评未足。 白茶虽白太清癯,何惜深红著深绿。

译文:

在庵中,有一株红山茶,从腊月一直开到二月中旬,而且枝头还有数不清的花骨朵呢,这期间可是经历了十场霜、十场雪啊。 那株山茶树,满树红花比蜡烛还要红亮,花朵不断地凋谢又不断地开放,接连不停。早晨,那红色的花朵如同散射开来的红霞,在晴朗的晨雾中闪耀,山林里明亮的光彩映照在幽深的山谷之中。 在皑皑白雪里看到这如同朱砂酒杯一般的山茶花,就连清心寡欲的道人也忍不住多看几眼,心生欢喜。山茶花姿态端正,浓艳的妆容却不显得妖冶,就像一位羞涩的少女独自待在幽静之处。 有时候,花朵从枝头掉落,轻轻砸在苍苔之上,不会像其他花朵那样化作飞片随风逐流。 当年剑南的画翁描绘山茶花的时候,在手掌上调弄朱砂颜料,力求色泽均匀、质地熟润。山茶花的花朵娇艳,枝叶翠绿,二者相得益彰,那细腻的花瓣纹理,一看就超凡不俗。 画作中的山茶花已然如此美丽,更何况是天然生长的真花呢。要是说山茶花没有韵味,这样的评价可远远不够啊。白茶花虽然洁白,但太过清瘦单薄了,真该多些这深红的花朵搭配上深绿的叶子啊。
关于作者
宋代舒岳祥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为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著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为《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