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李寔父焰火行

山樵夏斩樗栎枝,受尽日炙兼风吹。 天寒岁晚见功用,春透肝鬲连腰肢。 一室暖香胜桦烛,破衲纫缝针线续。 床头瓮子新𥬠成,翁媪分虀小筵席。 山家此乐无厌时,何须玉笋扶金巵。 我亦平生知此味,今年此味奇更奇。 山中低厂编错薪,不知山外飞氛尘。 一尘一窝榾柮老稚均,此时痛快出苦辛。

译文:

山里的樵夫在夏天砍来樗栎的树枝,这些树枝饱受着烈日的暴晒和狂风的吹打。 到了天寒地冻、一年将尽的时候,这些树枝就发挥出了它们的作用,那温暖的气息仿佛能穿透人的肝脏和膈膜,一直蔓延到腰间和四肢。 屋子里弥漫着温暖而香甜的气息,比那桦木做的蜡烛还要好闻。破旧的衣服被一针一线地缝补起来。 床头的瓮子里新酿的酒已经酿成,老翁和老妇分着咸菜,摆起了小小的筵席。 山里人家享受着这样的乐趣,永远都不会感到厌烦,哪里还需要像富贵人家那样有美人手持玉杯来侍奉呢。 我这一生也明白这种生活的滋味,而今年感受到的这种滋味更是奇特。 在山中低矮的棚屋里,把交错的柴薪编织在一起取暖,根本不知道山外正战火纷飞、尘烟弥漫。 一家人围坐在一堆燃烧的柴木旁,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能享受到同样的温暖,在这个时候,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畅快。
关于作者
宋代舒岳祥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为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著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为《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