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作对江牡丹吟七章呈正仲正仲于拙吟无不亟和者独此七章未和携而归茭湖半月矣递筒未至歌以趣之

邵子花开二十四,吟诗惊动洛诸公。 我家两株三十枝,欢喜亦与邵子同。 作诗七绝恼正仲,过旬不见回邮筒。 正仲材高气浩博,鄙我琐细无豪雄。 文叔今见小敌怯,八骏岂肯盘蚁封。 再三思索得其意,笑我不知时节异。 洛阳城中天地中,春色花光好天气。 此时高韵一两篇,流出胸中真乐事。 我生初见钱塘春,歌舞西湖早已颦。 如今不见湖山面,鸟歌似哭花为尘。 作诗告人谁为听,当哀而乐非天真。 我谢正仲此意厚,请不吟诗但饮酒。

译文:

邵雍先生曾对着二十四朵盛开的花朵吟诗,他的诗作惊动了洛阳的诸位文人雅士。我家中有两株牡丹,一共绽放了三十枝花朵,我心中的欢喜之情和邵雍先生是一样的。 我写了七首绝句去“撩拨”正仲,可过了十来天,都没收到他从邮筒传来的和诗。正仲才情高、气势豪迈,或许是嫌弃我的诗作琐碎细小,毫无豪迈雄健之气。就好像汉光武帝刘秀面对小股敌人会胆怯,而日行千里的八骏良马怎会在蚂蚁洞口徘徊不前。 我再三思索明白了他的心意,他是在笑我不懂得时节已经不同了。洛阳城处于天地的中心位置,那里有美好的春色和绚烂的花光,在这样的时节吟出一两篇高雅有韵味的诗作,那确实是从心底涌出的乐事。 我这一生,最初见到的是钱塘的春天,可当时西湖边的歌舞升平早已让我心生忧虑。如今我连湖光山色都难以见到了,鸟儿的歌声好似在哭泣,花朵也都化为了尘土。我作诗倾诉,又有谁会倾听呢?在应当哀伤的时候却强装欢乐,这可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 我感谢正仲的这份深厚情谊,我决定不再吟诗,只痛痛快快地饮酒吧。
关于作者
宋代舒岳祥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为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著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为《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