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佳孙

作诗意得在句先,下笔直写意所到。 世间惟俗最难医,剖石得玉加精巧。 初如面壁无所睹,一点圆明通万窍。 杨生杨生听我言,老语谆谆毋乃耄。 生平十九未可量,淘洗晶荧方入妙。 一再三见志愈坚,嘉子至意为倾倒。

译文:

写诗啊,在落笔之前就得心中有灵感、有诗意,一下笔就要直接把心中所想畅快地表达出来。 这世间最难以纠正的就是俗气,写诗就如同剖开石头得到美玉一样,还需要不断地加工润色,让它更加精巧。 刚开始写诗的时候,可能会像面壁而坐一样,眼前什么都看不到,找不到方向。但一旦有了那一点点的灵感火花,就如同打通了全身的窍穴,灵感泉涌。 杨生啊杨生,你听我说,我这老人家话语啰唆,你可别嫌我老糊涂。 你年纪轻轻,未来潜力不可限量,但还需要不断地自我淘洗,去除杂质,让自己的诗作变得晶莹剔透,才能达到精妙的境界。 我见你一次比一次意志更坚定,你这孩子心意诚恳,真让我打心底里欣赏。
关于作者
宋代舒岳祥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为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著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为《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