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间宴坐

蛩泣草根露,鹤鸣松顶风。 标格既有异,音韵那能同。 我家水石村,圆月出中峰。 樵子时往还,野客多仙踪。 杳杳林表磬,冥冥岩下钟。 雾重时作雨,衣翠湿重重。 孔窍明似藕,肌骨通玲珑。 岩花时嗅馥,掩冉纷青红。 万叶互戛击,琴瑟间笙镛。 我当大闷时,一啸来清风。 凤鸣相应和,龙吟谐律筒。 窍竹去其节,清响合商宫。 累黍以为律,旋变为无穷。 仙人授刀尺,度数合纤洪。 此诀留岩石,千古苍苔封。

译文:

在山岩间静坐宴息,只听得秋蛩在草根处伴着寒露悲泣,仙鹤在松顶迎着山风长鸣。 秋蛩和仙鹤的品格气质本就不同,它们发出的声音韵律又怎么可能一样呢? 我家住在那水石环绕的村庄,每当圆月从中间的山峰缓缓升起。 打柴的人不时地在山间往来,还有那些山野中的访客,大多有着神仙般的踪迹。 从那高远的树林之上,隐隐传来磬声;在昏暗的山岩之下,幽幽敲响钟声。 山间雾气浓重,时不时化作细雨飘落,我的衣衫都被染得翠绿,湿漉漉的。 山岩的孔隙就像莲藕一样透亮,我的肌肤骨骼仿佛也变得通透玲珑。 时不时能闻到岩间花朵散发的馥郁香气,它们或隐或现,色彩纷繁,有青有红。 无数的树叶相互碰撞摩擦,发出的声音就像琴瑟与笙镛交织在一起。 当我心中烦闷至极的时候,一声长啸,清风便悠悠而来。 仿佛有凤凰的鸣声与之相应和,蛟龙的吟啸也与音律相合。 我取来竹子,去掉中间的竹节,它发出的清脆声响正好合于商音和宫音。 以黍粒排列来确定音律,这音律还能变幻出无穷的曲调。 好像有仙人传授给我精准的度量方法,无论是细微还是宏大之处都合于度数。 这神奇的秘诀就留在了岩石之上,被千古以来的苍苔所封藏。
关于作者
宋代舒岳祥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为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著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为《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