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袁伯长寄赠之作

维时十月闰,收获已登场。 朋旧喜我至,殷勤置壶觞。 问我何方来,忧墨见清扬。 答言辱君问,欲报不成章。 忆昔盗起初,坚冰由履霜。 妖民纵愚妄,敢凌太阳光。 贱子久客鄞,移家入新昌。 完璞保贞吉,训猷谋善臧。 嵚岖远荆棘,瘏痡辟锋铓。 五男不挟册,四妇废条桑。 长孙病风挛,二孙鹤未昂。 三孙始周晬,疡垢浴兰汤。 曾孙客中产,敢拟门户当。 复有四女孙,包裹针线装。 步涉青店谿,伏莽突长枪。 性命幸完免,翁媪扶笋将。 回首烟焰涨,搜山发窖藏。 家林付瓦砾,书籍罹咎殃。 赍粮中道绝,万事慨以慷。 坟茔失洒扫,祖祢废蒸尝。 瀼西非吾里,浣花无草堂。 猛兽难与群,我亦思还乡。 又闻来屠剡,玉石恐俱伤。 冒暑去雪村,故里隔一冈。 棠溪吾故茇,父老不相忘。 昔行梅未落,今憇梅再芳。 皇皇一年余,儿孙幸成行。 破屋涉寒暑,旧隠渺相望。 越公之贤孙,访我欲具航。 老我日已短,公孙意何长。 悲歌寄赠什,歌罢复徊徨。

译文:

当时正值十月且有闰月,庄稼收获后都已运到场上。 亲朋好友见到我回来十分欢喜,热情地摆下了酒食。 他们问我从哪里来,看到我满脸忧愁。 我回答说承蒙你们相问,想回应却不知从何说起。 回忆起当初盗贼兴起的时候,就像坚冰是由一步步踏上寒霜积累而成。 那些作乱的人愚昧狂妄至极,竟敢冒犯朝廷的威严。 我长久客居在鄞地,后来把家搬到了新昌。 我像未经雕琢的美玉一样保持着自己的贞洁和吉祥,用良好的教诲来谋划未来。 我一路艰难前行避开危险,历经辛苦躲开锋刃。 五个儿子都没法安心读书,四个儿媳也荒废了采桑的活计。 长孙患上了风挛之病,二孙还未长成。 三孙刚满周岁,用兰汤为他清洗身上的疮垢。 曾孙是在客居之地出生的,不敢指望他能撑起门户。 还有四个孙女,整天只摆弄着针线活。 我们徒步走过青店溪时,遇到了潜伏的盗贼用长枪突袭。 幸运的是我们性命得以保全,老两口相互扶持着。 回头望去,只见烟火弥漫,盗贼搜山掘地寻找财物。 家乡的房屋成了一片瓦砾,书籍也遭了殃。 途中带的粮食断绝了,想到这些事我感慨万千。 祖坟没人去洒扫祭祀,祖宗的祭祀活动也荒废了。 瀼西不是我的故乡,也没有像浣花草堂那样的安身之所。 和那些恶人难以共处,我也一直想着回到家乡。 又听说盗贼要来屠戮剡地,真怕会玉石俱焚。 于是冒着暑热去了雪村,故乡只隔了一座山冈。 棠溪是我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那里的父老乡亲没有忘记我。 当初离开时梅花还未凋谢,如今回来梅花又再度芬芳。 惶惶不安地过了一年多,幸好儿孙都平安长大。 住在破旧的房屋里历经寒暑,过去隐居的地方只能在远处遥望。 越公的贤孙,还想着拜访我并准备好船只。 我已日渐衰老时日不多,公孙你的情谊却是如此深长。 我把这悲伤的歌写成寄赠的诗篇,唱完后还是满心彷徨。
关于作者
宋代舒岳祥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为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著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为《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