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尸乡翁,养鸡盖阡陌。 累财千余万,积微利自博。 子美居瀼西,此物尚百翮。 作诗戒宗文,墙东树笼栅。 我今山居中,生理苦迫窄。 衰年资食治,时有不速客。 海鱼不常储,溪蟹碎难擘。 颇欲效两翁,字鸡供口食。 买得双伏雌,领以一赤帻。 户外听约束,安能污案席。 剖坼五十卵,引哺渐开拆。 从兹日生生,向秋益繁息。 麦云行刈黄,可得二十石。 已知餠臛具,不假天边翼。 窃笑茅季伟,割烹惟一只。 奉亲不及宾,资生拙无策。
寇攘之余谷五斗才易一鸡衰老多病资血味以为养求之弗可得畜二母鸡自春抱育至夏百翼不减子美生理喜而有作
译文:
在经历了盗贼劫掠之后,五斗谷子才能换得一只鸡。我年老体弱又多病,需要靠吃些带血的肉类来调养身体,可就是这样去寻找鸡也很难得到。于是我养了两只母鸡,从春天开始孵化小鸡,到夏天孵出了上百只,数量一只都没减少。这就跟杜甫诗里提到的养鸡情形一样,我心里十分欢喜,便写下了这首诗。
从前有个尸乡的老翁,养的鸡布满了田间地头。他靠养鸡积累了千余万的财富,从小的收益慢慢积累,最终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杜甫居住在瀼西的时候,养的鸡也有上百只。他还写诗告诫儿子宗文,要在墙东边搭好鸡笼和栅栏。
如今我居住在山中,维持生计的办法十分艰难。我年老了需要饮食调养,还时不时会有不请自来的客人。海里的鱼不能经常储备,溪里的螃蟹又小又难掰开吃。我很想效仿那两位老翁,养鸡来满足日常的口腹之需。
我买了两只母鸡,还搭配了一只大公鸡。这些鸡在屋外活动,都能遵守规矩,不会弄脏我的桌案和坐席。母鸡孵出了五十只小鸡,带着它们慢慢长大。从此之后,小鸡一天天增多,到了秋天就会更加繁衍兴旺。
等到麦田里的麦子成熟收割,大概能收获二十石。到那时,做饼和煮肉羹的食材都有了,也不用再去奢望能吃到天上飞的野味。我暗自嘲笑茅季伟,家里杀鸡时只能杀一只。他这样奉养亲人都不够,招待宾客就更不行了,在维持生计方面实在是太笨拙,没有好办法。
关于作者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