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康节三诗 听琴

何人不爱琴,难听是真声。 急雨蓬中过,流泉石底鸣。 忧时身欲瘦,历处梦犹惊。 拟续昌黎操,泠泠写此情。

译文:

有谁会不喜爱琴音呢?但真正美妙纯正的琴音却很难听到。 那琴音就好似急雨打在蓬草之上匆匆而过,又如同那山间的流泉在石头底下发出清脆的鸣响。 我忧心着当下的时局,身体都快要因之消瘦了,所经历的那些事情,哪怕在梦里想起来都还会感到心惊。 我打算像当年韩愈创作琴曲那样,用那清越的琴音来抒发我此刻心中的情感。
关于作者
宋代刘黻

刘黻(一二一七~一二七六),字声伯(一作升伯),号质翁,学者称蒙川先生,乐清(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入太学,时年三十四。时太学生伏阙上书攻丁大全,首署其名,追送南安军安置,丁贬还太学。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以对策忤贾似道,授昭庆军节度掌书记。度宗咸淳二年(一二六六),召为秘书正字。三年,迁校书郎(《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除监察御史。六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七年,召权刑部侍郎(《宝庆四明志》卷一)。累迁中书舍人,吏部尚书。恭帝德祐初随二王入广。二年(一二七六),拜参知政事(《宋史》卷四七《瀛国公本纪》),行至罗浮病卒。著作已散失,后由其弟应奎收集诗文残稿编为《蒙川先生遗稿》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朝阳阁记》,《宋史》卷四○五有传。 刘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蒙川遗稿》为底本,校以清丁丙跋明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南京图书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