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洞

片石立云端,群峰向下看。 夜坛星斗近,秋阁洞天寒。 泉滴疑传漏,人危怯倚阑。 降魔孤剑在,却并御书安。

译文:

有一片巨大的石头矗立在高高的云端之上,站在这石头上,能够俯瞰下方连绵的群峰。 到了夜晚,在祭坛上,感觉天上的星斗仿佛近在咫尺;秋日里,置身在楼阁之中,这山洞仿佛透着阵阵寒意。 山间泉水滴落的声音,让人恍惚以为是计时的漏壶在滴水;站在险峻的高处,人都胆战心惊,不敢靠近栏杆。 我有一把独自降魔的宝剑在身旁,它与皇帝御赐的文书一同安然存放在这里。
关于作者
宋代刘黻

刘黻(一二一七~一二七六),字声伯(一作升伯),号质翁,学者称蒙川先生,乐清(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入太学,时年三十四。时太学生伏阙上书攻丁大全,首署其名,追送南安军安置,丁贬还太学。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以对策忤贾似道,授昭庆军节度掌书记。度宗咸淳二年(一二六六),召为秘书正字。三年,迁校书郎(《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除监察御史。六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七年,召权刑部侍郎(《宝庆四明志》卷一)。累迁中书舍人,吏部尚书。恭帝德祐初随二王入广。二年(一二七六),拜参知政事(《宋史》卷四七《瀛国公本纪》),行至罗浮病卒。著作已散失,后由其弟应奎收集诗文残稿编为《蒙川先生遗稿》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朝阳阁记》,《宋史》卷四○五有传。 刘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蒙川遗稿》为底本,校以清丁丙跋明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南京图书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