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十二州,自昔闻寇警。 按图览上游,峒俗号最梗。 嗜杀等儿戏,纵掠恣狼犷。 右通崆峒东,左接梅花岭。 郴桂贯肘腋,相据易驰骋。 巢穴聚一邑,流毒烈四境。 宝祐戊午春,童石肆不静。 蔓延及夏秋,养成痈在颈。 聚落焦山寨,廛市空灶井。 田野寂牛鸣,道路息人影。 焚劫不可计,闻问已先哽。 太守赵大夫,一念切救拯。 符移密有置,纪律务森整。 宪钤选精锐,薙狝赫弄梃。 凶丑恶已贯,屠掳势犹逞。 提兵总郡将,指授疾雷霆。 直捣姜坑屯,锋交生死顷。 夹击驰若神,贼溃乱奔町。 辎重委荆棘,累累殊首领。 义丁群搜山,擒械半雄猛。 天俾歼其渠,阳精遂昭炳。 窠蜂果何号,花兽亦终穽。 顾汝宇宙同,乃甘犬羊并。 如醉复饮酒,亡生不知醒。 圣德溥涵濡,皇心极忉怲。 造化开生机,春寄雪霜冷。
平寇
译文:
### 译文
西江地区的十二个州郡,自古以来就常听闻有贼寇作乱的警报。
查看地图,审视这西江的上游地带,那里峒族的习俗向来最为强硬难制。
他们把杀人当作儿戏一般,肆意抢劫,凶狠得如同恶狼。
此地西边连通着崆峒山,东边与梅花岭接壤。
郴州和桂州如同手臂和腋下一样紧密相连,贼寇凭借这样的地势很容易四处驰骋作案。
他们在一个地方聚集形成巢穴,祸害的毒焰蔓延到周边四境。
宝祐戊午年的春天,童石一带贼寇肆意作乱,不得安宁。
祸乱一直蔓延到夏秋时节,就像脖子上长了痈疮,情况愈发严重。
村落中的山寨被烧成焦土,集市里炉灶和水井都空了无人。
田野里寂静得听不到牛的叫声,道路上也不见行人的踪影。
贼寇的焚烧抢劫难以计数,听闻这些惨状,人们心中早已悲痛哽咽。
太守赵大夫,一心急切地想要拯救百姓。
他周密地安排调兵的文书,严格整顿军队纪律,让军队井然有序。
选派了宪司和钤辖中的精锐力量,如挥舞着棍棒般威猛,要剿灭贼寇。
贼寇的恶行已经达到极点,就像绳索穿满了铜钱,可他们依旧大肆屠杀掳掠。
统领郡兵的将领带兵出征,指挥作战如雷霆般迅速果断。
他们径直攻打姜坑的贼寇屯兵之处,双方交锋,生死就在顷刻之间。
军队如同神兵天降般从两面夹击,贼寇溃败,慌乱地向田埂间奔逃。
他们丢弃的辎重散落在荆棘丛中,被砍下的头颅堆积如山。
义丁们纷纷搜山,擒获并捆绑了一半的凶悍贼寇。
上天让贼寇的首领被歼灭,正义的光芒于是得以彰显。
那些如同巢穴中蜜蜂般的贼寇,还有号称花兽的匪帮,最终都掉进了陷阱。
想想你们和大家同处于这宇宙之中,却甘愿与犬羊为伍。
就像喝醉了还继续喝酒,走向死亡却不知清醒。
圣上的恩德广泛地滋润着万物,皇帝的心中满是对百姓的忧虑。
大自然开启了生机,即便在雪霜寒冷之中也蕴含着春天的希望。
关于作者
宋代 • 刘黻
刘黻(一二一七~一二七六),字声伯(一作升伯),号质翁,学者称蒙川先生,乐清(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入太学,时年三十四。时太学生伏阙上书攻丁大全,首署其名,追送南安军安置,丁贬还太学。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以对策忤贾似道,授昭庆军节度掌书记。度宗咸淳二年(一二六六),召为秘书正字。三年,迁校书郎(《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除监察御史。六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七年,召权刑部侍郎(《宝庆四明志》卷一)。累迁中书舍人,吏部尚书。恭帝德祐初随二王入广。二年(一二七六),拜参知政事(《宋史》卷四七《瀛国公本纪》),行至罗浮病卒。著作已散失,后由其弟应奎收集诗文残稿编为《蒙川先生遗稿》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朝阳阁记》,《宋史》卷四○五有传。 刘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蒙川遗稿》为底本,校以清丁丙跋明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南京图书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