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寇

戊午九月十,汹汹群寇生。 疋枹与赤水,参会童石氓。 烹牛饫凶竖,剚人谄妖灵。 长驱无龃龉,四境腾沸羹。 野庐竞趋察,廛市争奔城。 啼号震暮夜,阴气昏冥冥。 携持半箱筥,扛舁及瓮罂。 鸡豕头骈阗,胁息惊吞声。 宇内同一胞,何事起搀枪。 据险恶氛聚,血牙余种狞。 原岭迤巢穴,习鬭惟轻生。 掷首视为戏,揭竿谁敢撄。 父老谓曩日,草窃恣横行。 郡将出奇计,一勦诸峒平。 老熊痛已定,悍虎谋方兴。 若非急讨捕,终难保桑耕。 官兵驻大曷,警报驰飞星。 探旗逼军旅,登城罗义丁。 菱角隠阨塞,松明通晓更。 山前号令肃,铃阁筹算精。 疋马熟往来,老穉倚以宁。 溪潜鳞且遁,林散翼亦惊。 顾予久放逐,逢此增伶俜。 夜寝不忍睫,朝餐何所营。 无垢画火攻,坐令妖祲清。 孰谓毛锥钝,不逮蝥旗登。

译文:

在戊午年九月初十这天,一群强盗突然闹事,局势变得十分危急。 疋枹和赤水两地的人,与童石的不法之徒相互勾结。 他们宰杀耕牛,让那些凶狠的恶徒吃得饱饱的,还杀人来谄媚所谓的妖邪神灵。 这帮强盗长驱直入,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阻碍,整个地区都像沸腾的热汤一样混乱不堪。 野外的村民们竞相奔走查看情况,集市上的人们争着往城里跑。 哭喊声在暮夜里震荡,周围弥漫着阴森的阴气,天色昏暗得伸手不见五指。 大家手里提着半箱的物品,肩上扛着大瓮和坛子。 鸡鸭猪等家畜被拥挤地驱赶着,人们都屏住呼吸,惊恐得不敢出声。 天下之人本如同一个大家庭的成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祸乱发生呢? 强盗们占据险要之地,恶气聚集不散,他们露出沾满血腥的牙齿,模样狰狞可怕。 他们的巢穴在连绵的山岭之中,这些人习惯打斗,根本不把生命当回事。 他们把抛头颅看作是儿戏,举着竹竿当武器,谁又敢去招惹他们呢? 村里的父老乡亲说,往日也曾有小股盗贼肆意横行。 当时郡里的将领想出奇计,一举剿灭了各个峒寨的贼人,让地方得以平定。 就像受了伤的老熊伤痛刚愈合,凶狠的老虎又开始谋划作恶。 如果不赶紧讨伐抓捕这些强盗,百姓终究难以保住自己的农田和耕织生活。 官兵驻扎在大曷这个地方,紧急的警报像流星一样飞速传来。 侦察的旗帜逼近强盗的营地,城墙上招募了许多义丁来防守。 在菱角那样隐蔽险要的地方设下关卡,松明的火光通宵不灭,照亮着巡逻的更夫。 山前面官兵的号令十分严肃,将领们在营帐里精心谋划作战方案。 有一位勇士单人匹马在这一带熟悉地往来奔波,老老少少都依靠他才感到安心。 强盗们就像溪水里潜藏的鱼一样纷纷逃窜,又像树林里惊飞的鸟儿一样四处奔散。 而我长久以来被贬谪在外,遇到这样的事情更是倍感孤独凄凉。 夜里睡觉都不忍心闭上眼睛,早上起来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无垢想出了火攻的计策,这才让那股邪恶的妖气得以清除。 谁说毛笔没有用呢,有时候它发挥的作用并不比战场上的战旗差啊。
关于作者
宋代刘黻

刘黻(一二一七~一二七六),字声伯(一作升伯),号质翁,学者称蒙川先生,乐清(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入太学,时年三十四。时太学生伏阙上书攻丁大全,首署其名,追送南安军安置,丁贬还太学。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以对策忤贾似道,授昭庆军节度掌书记。度宗咸淳二年(一二六六),召为秘书正字。三年,迁校书郎(《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除监察御史。六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七年,召权刑部侍郎(《宝庆四明志》卷一)。累迁中书舍人,吏部尚书。恭帝德祐初随二王入广。二年(一二七六),拜参知政事(《宋史》卷四七《瀛国公本纪》),行至罗浮病卒。著作已散失,后由其弟应奎收集诗文残稿编为《蒙川先生遗稿》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朝阳阁记》,《宋史》卷四○五有传。 刘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蒙川遗稿》为底本,校以清丁丙跋明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南京图书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