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其一八

人生戒悠悠,早已暗大方。 卓尔志有立,不坠炎与凉。 孙弟浃闾里,孝爱充室堂。 应对动以恪,操存静而庄。 见善如乘珠,视恶如釜汤。 毫厘贵明辨,造次宜谨详。 勿谓居壮年,光阴隙驹忙。 穷理养夜气,任运为沈翔。

译文:

人生要切忌虚度光阴、浑浑噩噩,早早地就应体悟天地间的大道。 要卓然坚定地树立起志向,不能因为境遇的好坏、时运的兴衰而动摇。 对待子孙、兄弟要情谊深厚,让这种情感遍及乡里,孝顺和友爱要充满家庭。 与人交往应对的时候,举止要恭敬;内心操守要保持沉静、庄重。 见到美好的、善良的事物,就如同获得了珍贵的宝珠一样珍惜;看到丑恶的东西,就像看到滚烫的开水一样避之不及。 对于细微的是非善恶,一定要清楚地分辨;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行事也应该谨慎周详。 不要以为自己正处在壮年时期,时光就像白驹过隙,过得飞快。 要深入探究事理,涵养清明纯净的心境,顺应命运的安排,像飞鸟一样自在翱翔。
关于作者
宋代刘黻

刘黻(一二一七~一二七六),字声伯(一作升伯),号质翁,学者称蒙川先生,乐清(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入太学,时年三十四。时太学生伏阙上书攻丁大全,首署其名,追送南安军安置,丁贬还太学。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以对策忤贾似道,授昭庆军节度掌书记。度宗咸淳二年(一二六六),召为秘书正字。三年,迁校书郎(《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除监察御史。六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七年,召权刑部侍郎(《宝庆四明志》卷一)。累迁中书舍人,吏部尚书。恭帝德祐初随二王入广。二年(一二七六),拜参知政事(《宋史》卷四七《瀛国公本纪》),行至罗浮病卒。著作已散失,后由其弟应奎收集诗文残稿编为《蒙川先生遗稿》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朝阳阁记》,《宋史》卷四○五有传。 刘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蒙川遗稿》为底本,校以清丁丙跋明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南京图书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