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九月苦雨和宋饮冰韵

旱潦苦伤稼,景象难休休。 老农早夜祝,愿见虞与周。 弥望泪欲滴,相对如楚囚。 苍天叫不应,空使霜白头。 市廛强喧饰,村落多阒幽。 偻指千载间,曾无三两秋。 灶冷蛙产釜,瓮闲埃积𫇴。 长此更不已,菜色沦荒丘。 阳精赫阴霾,庶宽漆室忧。

译文:

在癸丑年九月,长时间的阴雨给庄稼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干旱和水涝轮番肆虐,这糟糕的景象似乎永无休止。 老农们从早到晚都在虔诚地祈祷,他们满心期望能回到像上古虞舜和西周那样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时代。 放眼望去,农田里的惨状让人忍不住落泪,大家相对无言,就像那被困的楚囚一样,满心都是无奈和悲苦。 人们对着苍天大声呼喊求救,可上天却充耳不闻,这只能让大家白白地忧愁,头发都愁得像霜一样白了。 城市里还勉强维持着喧闹繁华的假象,可村落却一片寂静荒凉。 屈指算来,这千百年来,真正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的年头,也就只有那么两三个罢了。 灶火已经熄灭很久,锅里都生出了青蛙;水缸闲置一旁,里面堆满了灰尘和喂牲口的草料。 如果这种糟糕的情况再持续下去,百姓们面黄肌瘦,最终只能饿死在荒丘之上。 真希望太阳的光辉能够驱散这阴霾,或许这样才能稍稍缓解像漆室女那样为国为民担忧之人的忧愁啊。
关于作者
宋代刘黻

刘黻(一二一七~一二七六),字声伯(一作升伯),号质翁,学者称蒙川先生,乐清(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入太学,时年三十四。时太学生伏阙上书攻丁大全,首署其名,追送南安军安置,丁贬还太学。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以对策忤贾似道,授昭庆军节度掌书记。度宗咸淳二年(一二六六),召为秘书正字。三年,迁校书郎(《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除监察御史。六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七年,召权刑部侍郎(《宝庆四明志》卷一)。累迁中书舍人,吏部尚书。恭帝德祐初随二王入广。二年(一二七六),拜参知政事(《宋史》卷四七《瀛国公本纪》),行至罗浮病卒。著作已散失,后由其弟应奎收集诗文残稿编为《蒙川先生遗稿》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朝阳阁记》,《宋史》卷四○五有传。 刘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蒙川遗稿》为底本,校以清丁丙跋明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南京图书馆)等。

纳兰青云